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343617587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陇上老顽童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0
博客访问:
850,303
关注人气:
246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我的家乡常河(六)——李店凤龙山太白庙
(2016-08-23 07:03:47)
标签:
通渭
李店
寺庙
风龙山
太白庙
分类:
摄影.旅游
哈哈哈,看到我这样写,李店的同志们一定有意见了,没有关系,我们常河李店是一家嘛!
过去上学背着熟面袋子经常路过太白梁,王家岔下去爬乏驴儿坡,翻过梁就望见通渭县城了,可大名鼎鼎的太白庙我却没有去过,这次一并游览了,哈哈!
凤龙山李白纪念馆俗称太白庙,始建于明朝,盛于清朝,民国逐渐衰退,文革期间遭破坏。1980年恢复重建,现为全县最大的山场庙会之一。这里峰峦叠嶂,山势峻峭,绿树成荫,祠庙山门就因山形而建,山门为仿古式门楼,高大雄健,气势非凡。门楼上悬门匾“箭杆岭凤龙山”,门楼东侧有一照壁:“明月清晖映河海,谪仙盛名传古今”。西侧亦有一照壁:“抽刀断流欲穷人间忧愁,把酒吟诗唱彻江山美景”。
山门门庭外柱左右各盘黄龙一条,龙头相对,张口向上,似要升天而去。门庭内柱嵌“凤龙山门”联一副:“凤皇不鸣隐丹山,龙盘有翼登天门”,门庭上有“凤龙山”巨匾,书法苍劲有力,显示了通渭作为书画之乡的底蕴。
走进山门,才见太白祠正门。门庭为六柱,三门,二进,檐牙高啄,蜂窝矗立,也是一幢三层仿古式门楼。门楼就建在祠庙中轴线上,由于祠庙建在高台之上,较之山门高高在上,整个门楼也就显得于巍峨之外,另给人一种须仰视才得的高大之感,庄严、神秘。祠庙大门上方亦悬着“箭杆岭凤龙山”的巨匾,红底黑字,字体与山门相同。中层悬挂三块牌匾:正中稍高,上书“中天慧日”四字,两侧稍低,一面书“气高河汉”,一侧书修建者名单。要进大门,须沿台阶而上。祠庙大门前有两对石狮,均张口露齿,怒目而视。
玉皇观为三层塔形建筑,均为实木,四面八角造型,飞檐架斗,雕梁画栋,显现出古建筑师的非凡功力。
箭杆岭凤龙山每年六月六日为定期庙会,会期三天,参会人员涉及通渭县南部六个乡镇及甘谷县安远镇,人数高达6万人之多。庙会期间或参观书画交流、或旅游观光、或卖风味小吃、或许愿求平安,大小车辆绵延长达2公里,充分体现了当地群众对中国唐宋年间文能治国的诗仙李白和武可安邦的杨六郎这两位真实历史人物的崇拜之情。
最新修建的湫池映月桥,当凤龙山第一景,请看碑文记载:
“登桥觉仙境,入庙悟禅心,千秋功果在,神惠赖人民”
,
龙凤山在湫池沟建桥,聪明睿智的前辈,早已累代预谋,仁人志士目观胸猜,
广大民众指日可待,风龙山祖系崑仑,龙行重峦叠嶂,蜿蜒盘旋,群岭护送,众山朝迎,天垂象,地成形,结成贵格,名为凤龙,前辈一直维护岭之为岭,山之为山,岭岭峻秀,山山园丰,天造地设,鬼斧神工,故而沟豁不得填,山嘴禁其掘,恐伤龙神,为之自然者乎。岁运至,签卦开,时值乙未冬季,敦促次年丙申岁首,湫池沟建桥,第十届首事人即刻行动,印倡议,做宣传,使广大皆知,谨择于岁首二十三日与牌坊同时奠基,桥名以卦定为《湫池映月桥》。
湫池映月桥的修建,为凤龙山增添了景致,点缀了美观,突出了险要,展现了神奇,建桥资金主要有各界仁人志士虔诚捐奉,千元以上树碑立传,以告后人。尾曰:唤起群雄秀,峥嵘岁月稠,钱塘江水涌,人物数风流。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我的家乡常河(五)——天梯山(雷神庙)
后一篇:
我的家乡常河(七)——晨练用手机随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