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富的遗孀隋玉珍女士
(2024-02-27 20:25:21)
标签:
人物 |
周文富遗孀隋玉贞女士,是旅顺江西隋家村人。1880年出生,是周文贵的续弦太太。周文富1931年病故后,其遗孀从大连搬到旅顺,租借在太阳沟绣楼里。据1935年到绣楼做维修的姓杨木匠讲:年逾半百的隋氏,长得像四十几岁,大高个,人很标致。
1941年,隋玉珍在老市区的川端町食品厂对过(现为迎春街23号),买了一块1250平方米的煤场大院,盖了一座655平方米的近代中西合璧二层楼(现为社区办公楼)。在楼前盖了一趟平房对外出租,在楼东面打了一眼吃水井。1942年,隋玉珍跟她的养子周武广搬进新楼。新楼大门外挂着“周隋玉珍”门牌。
新建的楼房,隋玉珍没住上几年。1947年,为抵制国民党干扰破坏旅大经济。根据市委《关于在关东地区实行苏军用票和满票登记盖印的通知》精神,要求在5月23日至28日,限期完成对苏军货币登记及盖章工作。据旅顺市政老书记回忆,这座楼房就是其中一处贴印花票的地方。
土改之后,隋玉珍住进了门前的平房里。家里的财产都被分掉了。10年前,在隋玉珍旧居附近,有一个行动不便的老人,告诉我,土改时,他们家分了一个木箱子,还分了一件裘皮大衣。在旅顺,隋家的大立柜,炕上的躺箱和雕花床都被分掉了,现在还都可以找到。
1961年,在最困难的时候,隋玉珍拿出一个偷着藏了多年的大金戒子,找到政府机关幼儿园保育员冯二姨,要卖5元钱买粮食吃,姓冯的保育员没有买。那个时候,隋玉珍的故居已用作幼儿园了。
1966年,一群红卫兵将隋老太太,当时统一称呼是地主婆揪到幼儿园院子里,问她金银财宝都埋哪去了?幼儿园院里左边是一个转盘,右边是两个秋千。隋玉珍战战兢兢地指着右边的一个秋千说地面说,就埋在那下棉。红卫兵找来镐头铁锨,只用了一会儿,就挖出一个牛皮包,打开一看,里面装满了银元。
迎春街附近的老人,对那个经常挨批斗弯腰驼背的地主婆大都有印象,大约是在70年代初期隋玉珍去世了。
批斗地主婆的时候,人们大都忘记了或根本就不知道周家兄弟的义举和贡献。1915年,反对“二十一条”,周文贵在哈尔滨断指抗日,慷慨捐款3万元,影响尤为深远。20年代前后,旅顺连年旱灾,周氏兄弟出资10万元购进28节车皮玉米、高粱救济旅顺灾民。周氏兄弟是中国负有盛名的爱国民族资本家,对中国民族工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前一篇:北京一位老人发来一张很珍贵的照片
后一篇:蟠龙山下来了盗墓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