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张旅顺老照片
(2023-12-10 07:59:29)
标签:
文化历史 |
昨天阅读风吹草雨的清末时期的辽宁大连旅顺口,俄国人镜头里的街头、车站和港口景观一文。发现其中有两张老照片照的解读改变了以往的认知。
这张老照片以往的解释是旅顺城墙,是明代修建的南北两城哪一座城的城墙没有说清楚。风吹草雨的文中的解读是:清末时期的旅顺城墙及城楼。古代旅顺曾有两座城、、、、、、图为南城的一角,城墙边有一棵造型奇特的老树。此种说法与前不久发现的南城的轮廓照片相符。
这张照片以前一致认为是旅顺车站货场做苦力的劳工,有的材料中也是这样介绍的。风吹草雨的文中介绍是旅顺火车站内的小商贩,在海风的吹拂和烈日的暴晒下一个个面庞黝黑。最可钦佩的是他们苦中作乐的态度。
这张照片信息量很大,可以看到远处俄国人建的站房,半坡上的围墙那是俄国人建的公墓,当时的白玉山上(俄国人称鹌鹑山)俄国人修建的诺尔塔。
看这两张照片,让我产生一些联想,对过去已有的认知要随着新发现不断改变。这些年我多次发文说明,修东鸡冠山北堡垒民工被炸船沉海、俄军强迫2000多民工拖炮、日本殖民当局修白玉山表忠塔的人海战术、黄金山别墅区的溥仪楼和婉容楼、和顺街45号周文贵旧居等都是毫无根据杜撰的,就是要去伪存真。
前不久,有人和我再次探讨旅顺大屠杀河沟里埋尸地究竟在什么地方?百年不变的是山形,在旅顺还能找到和赵家沟后面那几座一模一样的山吗?最近,给海洋大学学生研学活动讲课,再次提到旅顺万忠墓“四明公所”碑,碑额本该写上“永垂不朽”等字样,那殖民当局是不会允许的,那是一种比较隐晦的斗争策略。有人望文生义想到宁波的四明山,说是此碑是宁波商会立的,就算是宁波商会立的能把立碑单位刻在碑额上吗?这与常理说不通,在碑的左边明确标明是旅顺华商公议会立的碑
。
修正错误,是对历史负责,更是对后人负责。
前一篇:老李卖“瓜
后一篇:不老松刘玉平的上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