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和顺街45号相关的丛家4代人

标签:
历史 |
位于旅顺的和顺街45号,是丛家与齐东路2号出自同一图纸、稍稍晚于青岛之宅而建造的房子。这两栋相隔六百里、跨越两个半岛的相同的建筑,如今都变换了它们原先的主人。本文着重介绍与旅顺和顺街45号相关的丛家4代人。
丛良弼(1868.1.25-1945.12.15)
丛良弼(1868~1945年),蓬莱丛家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十七八岁时,跟随东顺泰的商船往返于中国和日本的各大口岸,不仅学会了做生意,而且自学珠算和日语。1895年,27岁的丛良弼被派往日本大阪,成为东顺泰的驻日总代表。回国后,在济南创建山东省第一家国人自办的火柴厂——振业火柴有限公司。919年,他在济宁设立第一分厂。1928年,又在青岛设立第二分厂。企业经营规模居国内各火柴厂之冠,结束了日本产品垄断中国火柴市场的局面。日军侵占青岛,曾多次邀其出任青岛市市长、商会会长等职,均遭拒绝。他一生热心公益事业,乐善好施,资助乡里。1924年,在蓬莱建良弼小学,并招收女生,办学规模居全县之首。他常为各地赈灾捐款,曾设贫民治疗所,三次获中央、省级赠匾褒扬。1945年12月丛良弼病逝,终年77岁。
丛良弼的次子丛贯一,出生于1904。随母亲迟氏居住在柳町7番地,现在的和顺街45号。旅顺工科大学毕业后,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他继承父业经营工厂,曾长期担任青岛市工联商务委员、青岛市政协委员和山东省政协委员。公私合营后,撰写了《山东省轻工业史》
丛贯一的次子从兆恒,1931年12月8日出旅顺丛公馆。丛兆桓1942年青岛市礼贤中学。1949年7月考入华北文工团.。1956年,丛兆桓进入北方昆曲剧团,编剧和导演的曲目有《血溅美人图》、《西厢记》、《南唐遗事》。1984年,任北方昆曲剧院副院长。1992年, 离休后,任中国昆曲研究会秘书长。2009年1月,丛兆桓被北京市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北昆艺术传承人之一。
丛兆桓的二女儿丛珊,1962年5月19日出生于北京市,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在电影《牧马人》里面饰演李秀芝,凭借这个角色她一举成名。
丛珊在1982年金鸡奖最佳女主角竞争中获得提名。同年她还以60万选票当选《中国青年报》“最喜爱的十大青年银幕形象”,位居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