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人针”——一种迷信的缝合产物

(2023-02-21 08:06:13)

前天,我写了一篇小文章,题目是“旅顺高公中学部的“藤野先生”,文章介绍日本英语老师樱井武男严谨治学,没有民族偏见,关心爱护中国学生,学生们怀念樱井武男老师就像鲁迅先生怀念藤野严九郎先生一样。他的父亲樱井忠温,曾参加日俄战争,在攻击旅顺的战役中负伤。他用左手写出了17万字的《肉弹》一书,被译成16国文字,广为流传。樱井忠温是第一个用“肉弹”一词的。在此书中还可以了解到,参战的日本兵很多人身上都带有一种叫“千人针”护身符。

所谓“千人针”,就是找一块长约一米,形似腰带的白布,找一千名虎年出生的女子,每人用红线在上面缝上一针。缝制完后,赠送给出征的亲人,保佑他们能安全回来。

明治维新后,内外战争频发,日本妇人都会购买纸虎供奉于神龛之中。问起原因,皆回答“猛虎千里返还,保佑前线亲人云云”。除此之外,日本人还相信,女人具有强大的灵力。千名女人同时协作的灵力之合,必定能在关键时刻发挥效力,让士兵化险为夷。

据考证,第一块“千人针”,是日俄战争期间,一个老妇人将千名虎年出生少女缝制过的腰带寄送给她远在前线的孙子。

作家樱井忠温在书中写道:“这个千人针实在可笑。我们联队第一个战死的士兵,满身是血由担架从山上抬下来时,千人针就垂挂在担架上”。

这个细节描写,使我想到了伊藤博文出使东北,为保佑其安全返回,家人在里面的衣服上缝制了红丝线。保命的红丝线挡不住安重根勃朗宁手枪射出的达姆弹。

九一八事变后,千人针现象由大城市扩散至中小城市。各地的列车上都出现了女学生请求乘客为关东军士兵缝针的现象。还有“爱国妇人会”“国防妇人会”等官方背景的妇女组织安排缝针活动。

日本军方认为千人针这一行为带有“畏战畏死”的消极意义而被叫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