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那枚炮弹

日俄战争中,因日本联合舰队封锁旅顺港,俄舰发挥不了作用,他们将几十门舰炮卸下来,由海军士兵负责拖上山顶,修建临时炮台,用于陆路防守。其中有两门舰炮被拖上东部防线将军台,俄将此山头改名为"大鹰巢"炮台。日军称之为望台炮台,当地群众俗称"两杆炮"。
山上残留下来的两门150毫米舰炮,是俄国彼得堡奥布哈夫工厂1899年铸造的。俄军居高临下,日军攻打望台炮台伤亡惨重。1904年12月6日,日军在攻克203高地之后,集中兵力攻击俄军东部防线。东鸡冠山北堡垒、二龙山堡垒、松树山堡垒相继失陷。最后,日军从三面攻击俄军东部防线的制高点望台炮台。1905年1月1日下午2点半炮台失守,标志着5个多月的旅顺争夺战结束。
日俄战争中,这座炮台摧毁了日军进攻方向的山下很多房屋。其中有一发炮弹打到了远离战场的钟家村河西,很庆幸的是这枚炮弹没有爆炸。小时候,听村里老人讲过,日俄战争时,钟家村河西当时没有几户人家,住在前面有一户人家的户主叫于学会。那时冬天家家户户门前都要挖菜窖储藏冬菜。一天,一枚炮弹从西南方向尖啸而来,一头扎进了老于家的萝卜窖里。街上看见炮弹的人都以为它会爆炸,过了一会,胆大的人前去查看,原来炮弹钻进萝卜堆里。没有爆炸的原因是炮弹吃硬的,不吃软的。没有经过猛烈的撞击炮弹是不会爆炸的。在旅顺港淤泥里挖出的炮弹和其它地方泥土中挖出的炮弹都是这个道理。
小时候,坐火车去旅顺,过了龙头姜家村就能看到山上两杆炮。每当看到它,就想起老人讲的炮弹扎进河西老于家萝卜窖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