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未完成的宏篇巨著《东洋和平论》

标签:
历史 |
1910年2月14日,日本关东都督府地方法院判决安重根死刑。安重根放弃上诉。安重根请求将他的刑期推迟一个月,准备写一部《东洋和平论》,法院院长答应了,可后来又食言了。
安重根写《东洋平和论》,因刑期提前而没有写完。他在文中呼吁中日韩三国联手合作抵御欧美侵略,这是安重根思想闪光之处。他原本预备写序、前鉴、现状、伏线、问答5个部分,但只完成了前面2个部分就走向刑场了。
在这部未完成的著作中,安重根提出 了以中、朝、日为主体,以东北亚为重点地区,以大连等地为区域中心的新型发展观。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建立国家间平等友好的全方位关系,并辅以民间和平力量的帮助,在东北亚地区成立政治、经济、安全、文化共同体,优势互补、双向共赢,最终实现东北亚地区的全面协调发展。这是一种超越了他那个时代所能达到的高度的新型发展观,是安重根在争取和平的长期斗争中形成的。其中包含了东方传统的以和为贵与天下大同的文化理念,同时也富于当时先进的西方民主思想,融会贯通、自成一体、堪称人类谋求和平发展道路上的一朵奇葩。
1910年3月26日上午10时4分,安重根身穿母亲送来的白色丝绸韩服,黑色鞋袜,在旅顺监狱从容就义。
旅顺监狱长栗原为安重根未能写完《东洋和平论》感到痛心。回到日本之后,在家里设立了”安重根大明神“的牌位,长期供奉。
安重根所走过的路,是一条充满荆棘的和平路。它超越时代,走向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