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顺港湾街45号楼门旁的岗楼是谁修建的?

标签:
图片 |
1898年3月27日在北京签订了《中俄旅大租地条约》之后,俄国人在旅顺船坞附近的尼古拉大街东边修建了一座二层洋楼,面积达1646平方米,用做远东总督府办公楼。这座楼房的门前后来修建了两座岗楼,网上的文章有人说是俄国人建的,也有人说是日本人建的。那究竟是谁建的,查看历史老照片就一目了然了。
看上图,这座洋楼用做远东总督府的时候,楼前建有高大的门柱,上面各安装两盏白色照明灯。将图片放大之后,你会发现大门两旁没有岗楼,也就是说俄国人根本没有修建岗楼。
日俄战争后,日军二度进占旅顺,将此楼改为旅顺镇守府。门旁设有一个岗楼,根据造型看上去材料是木质的。
后来,旅顺镇守府改为旅顺要港部,门旁还是先前那个木质岗楼。连上面遮阳伞的花边都是一样的。
旅顺要港部后来改为旅顺要港部司令部时,对整体建筑进行维修改造,你看二楼的窗户同先前不一样了,同时在大门两边修建了两座永久性的岗楼,两座岗楼的形状完全是一样的。由此看来,岗楼是日本人建的是确定无疑的。
同上一张图片对比,你会发现右边的岗楼小窗以下被重新加固了,是什么时间加固的很难说清楚,岗楼可能是被撞击了,根据工艺判断应该是日本人加固的。驻军部队后来安装的门柱顶上的炮弹,不如俄租和日占时期门柱上的照明灯漂亮。
我们弄清楚岗楼是谁建的,顺便说一说这座楼房后来的使用情况。旅顺要港部司令部后来改为旅顺防备队,迁往原俄海军军部大楼,现在长江路训练团院里。原楼房用做旅顺市役所,带有旅顺市役所大牌子的照片,不知存在那个夹里,一时没有找到。1936年市役所迁往市中心办公,也就是2001年被拆掉的原区政府大楼。旅顺市役所迁走后,这里是日军海军部队用房。1945—1955年为苏联海军司令部。1955年为我海军某部接管使用至今。
感谢姜广祥和赵振颢两位老友提供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