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老人寻找日本金刀比罗神社遗址

标签:
图片 |
2022年6月8日上午,我同4810厂两位退休老人,一起到白玉山上寻找金刀比罗神社遗址。由于疫情中间那条带有台阶登山路封闭,东西两条柏油马路可以通行。我们选择从西边上山,到了山顶上顺着中间台阶而下。文革期间,我们曾去过神社遗址,这次主要是去丈量一组数字。由于山上灌木丛生,附近有了新的建筑,还是费了一番周折才找到了。
金刀比罗神社遗址位于白玉山南坡,劈山而建,占地面积近1000平方米。由于山势较陡,在神社门前修了两道阶梯式的挡土墙。在第二道挡土墙的平地上,建有十级台阶,两旁各有一座水泥石灯底座。拾级而上便进入神社主殿门前,首先看到的是一排4个相距7米,高1米多的水泥石灯底座,上面裸露出锈蚀的钢筋,其中最西边那个被损坏。
从台阶上到主殿遗迹相距9米。主殿长13.5米,宽7.5米,外层设有柱廊,现有的遗址柱头底座与图片中的柱子完全相符。内层的建筑长8米,宽5.20米。整体建筑如上图所示,标准的日本神社风格。
在主殿的后面建有规模较小的后殿,长5.20米,宽4.15米。外侧两边各留下5个柱头底座。中间是一个槽型建筑物,四角有带柱子的凹槽,不知道这个大槽子是做什么用的。
在主殿的后面,也就是在劈山的山崖处修有一个防空洞。这个洞深10米,里面窄处1.7米,靠近出口地段宽有3米。日本人的防空意识是很强的,如有空袭神社里的神职人员就会藏身洞里躲避轰炸。
在后殿的西边,有一个平台样式的建筑物,不清楚它在神社里是做什么用的。不知哪个好事者在平台的墙上画上镰刀斧头,写上红军最强大。我感觉这座神庙被损坏与红军没有任何关系。
整个金刀比罗神社遗址没有什么碑石文字记载,在东南边的挡土墙边,发现一建筑物件上有个半拉字,感觉应该是日本人在祭祀的地方惯用的“奉纳”二字中“奉”字。“奉纳”在神社里是“敬献”的意思。
这座神庙是在50年代初清除日本殖民统治痕迹时被拆除的。金刀比罗神社供奉的神相当于中国的海神娘娘,其来历说法不一,如想研究到网上查一下即可。本文不再累述。
如果哪位网友对这座神社遗址感兴趣,想去看一看。我告诉你一条最佳路线。从白玉山中间一条带台阶的路上去,你会发现路的两边有铁链子,在铁链子的尽头往上走10米,左转,沿小道西行,不足百米便进入神社遗址。疫情期间,中间的山路禁止通行,从上面下来距铁链子10米右转。研究金刀比罗神社遗址,希望你能有新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