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老爷子有脾气

标签:
文化 |
罗振玉是近代中国学术史上一位非常特殊的人物。在学术上他集甲骨金石学家、历史学家、教育家、农学家、出版家、收藏家、版本目录学家、敦煌学家、历史档案学家、书法家及书法史家于一身。在诸多学术领域中有着开创之功和奠基之劳,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国学大师。1928年,罗振玉从天津迁居旅顺,1940年病逝。在纪念罗振玉诞辰150周年的时候,2016年6月22日,我在大连日报发文“罗公馆里的那些事”。现将此文略加修改,将文中的三部分按三个题目分发。
罗允康老人印象最深的是曾祖父罗振玉为人性格耿直倔强,脾气暴躁,全家人都惧怕他。只要他从长春一回来,家中老小都大气不敢出,说话都小声小气的,每个人都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尤其女孩子绝对是笑不露齿。他规定孩子们只能在书屋和公馆之间空地上玩耍,晚辈们每天早晚两次给长辈请安,这是一成不变的。罗老爷子有时高兴,就把男孩抱在怀里,让老太太分给孩子饼干、江米条吃,告诉孩子们都不要哭不要闹,那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坐在老爷子的怀里,对小女孩来说那是一种奢望。
罗允康小时候和妈妈、哥哥在一起(此照片由罗允康提供)
罗振玉非常传统,对外来的东西很排斥。他竟然规定家中不准使用洋火(火柴),必须使用打火石。大人孩子都不准穿洋布做的衣服,不准穿毛衣。直到去世时,他脚上穿的还是棉布缝的袜子,洋袜子再好也不穿。每当他去长春时,家里的大人孩子都有一种解放了的感觉。罗允康的妈妈陈文珍可以偷着到街上买毛线给孩子织毛衣。
罗振玉抵制洋货,但是对先进的教育他是接受的。解放前,罗家的孩子从小都在家中念私塾,到了上学的年龄就到日本人办的学校读书。
1916年罗振玉携其长孙罗继祖在日本京都
孙子辈中他最得意的是长孙罗继祖,连名字都是他给起的,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他是希望孙子能够继承祖业。“膝前喜有读书孙,清白家风望汝存”,罗振玉对长孙的怜爱、期望以及对孙辈承继家学、祖训的欣慰在这平实的诗句中自然洋溢。罗继祖小时候每天都陪伴在罗振玉的身旁,后来,同辈人中在学术方面属他成就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