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西天

(2020-01-22 04:00:30)
标签:

文化

打从记事起,每年的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辞灶,送灶王爷上西天。灶王爷是堂屋灶台烧火口上端后面的墙上供奉的神明,其实就是贴在墙上的一张不大的古装纸像。左右两侧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是“一家之主”,下面横着一条很窄的木板放着香炉。灶王是玉皇大帝派到人世间的神,主要任务是监督这一家是不是爱惜粮食,勤俭持家。每年腊月二十三的晚上,他要上西天去玉皇大帝那里述职。据说灶王的汇报很重要,关系到来年这家人是五谷丰登,还是遭受饥荒。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这一天晚上,当家的点燃一炷香插进香炉,摆上馒头、草料、水等供品。为了确保其只“言好事”而不把所有事都告诉玉皇大帝,有时还用糖饴或年糕往灶王爷嘴唇上抹一下把嘴封住,希望他言完好事后再不言语。抹的时候口中还要阵阵有词:

腊月二十三,小年合家欢。

恭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香燃尽之时,接下来全家下跪,当家的把烟燻火燎变得黑乎乎的灶王爷连同对联小心揭下,揭灶王时口里要念叨:

一家之主是灶王,神通广大法力强。

有求必应心慈善,保佑全家福寿长。

在灶口前或火盆里把灶王点燃,这时口中还要念叨:

口中含蜜糖,灶王好心肠。

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最后对着灶王爷升天的一缕青烟磕头。我们家每年辞灶王的时候,所有的步骤都是由我老爹一手操作,我们都不许出声静静地看着等待磕头。那时,感觉辞灶是一个非常虔诚的仪式,因为灶王的汇报事关我们一家老小来年的生活水平,所以敷衍不得。过了七天,也就是腊月最后一天即大年三十这天早上,再把灶王爷迎回———将一张崭新的纸像贴在同一位置上,同时千万别忘了上香摆供,招待新上任的灶王爷。

这里顺便说一声,灶王的办公地点环境比较艰苦,每天都是烟熏火燎,热气蒸腾。平日一定要注意经常给他打扫卫生,不然他会见怪的。早先年,牧城驿村有一国家干部忽患眼疾,走遍大连各大医院就是治不好。好心人告诉他村里有一个会看虚病的老太太,专看眼病,你找她给看看。那个国家干部有些难为情,说咱是国家干部,怎么能搞迷信活动,影响不好。接着到大医院继续治疗,结果越治越重,眼睛像被什么蒙上似的。实在没有办法,趁晚上没人注意,他老婆领着找他找老太太看病。刚一进门,那老太太就说,你是国家干部怎么还搞迷信活动,影响不好。羞得那干部连连道歉。老太太瞅了一眼,说了一句,你是叫你家的灶王爷见怪了,你看你家灶王脏的,连灶王的眼睛都叫灰尘蒙上了,你叫他怎么履行监督职责啊?你回去,赶紧把灶王的眼睛擦干净,你的眼睛就好了。那两口子千恩万谢,回去就把灶王爷收拾得干干净净。第二天早上起床,那个国家干部两眼铮亮。自此,不敢怠慢灶王,同时对民间有人能看虚病深信不疑。

不知道你发现了没有,现在生活好了,人们浪费粮食的现象非常严重。我们那个小区,有一个老人专门捡馒头、米饭,晒干了喂看场地的几条大狼狗。还有一个老人捡馒头、米饭和扔的米面用来喂果树。浪费粮食的现象根本没有人管,如果供奉灶王的传统保留至今,恐怕就不会出现浪费粮食的现象。人们会担心听了灶王的汇报,玉皇大帝会降灾的,那是要饿肚子的。就这一点来看,我还是很怀念灶王爷的,怀念从辞灶那天起渐浓的年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