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云寺里的顺治

(2015-05-05 05:38:55)
标签:

小小说

杂谈

                    白云寺里的顺治

文/王光旭

       明末清初,兵荒马乱,漕运无人过问。黄河更是泥沙淤塞,泛滥成灾,越发不可收拾了。黄河岸边的白云寺早已被一场大水冲的是面目全非。

       且说这一日,天气格外晴朗,五台山更是春意盎然,一派生机。

这天,康熙等人来到镇海寺院,佛定长老得知有贵客前来,出于礼仪,亲自到门首迎接贵客。

        老太监尤忠见佛定长老身边是顺治皇帝,未到近前“扑通”一声跪倒,已是双手颤抖,老泪横流。

        佛定长老和康熙皇帝见状虽心照不宣,却早已明白,慌忙将老太监尤忠搀起,扶在座位上,示意此处不是讲话之地,免得露出破绽,生出麻烦之事。

         众人落座后,寒暄几句,茶毕。佛定长老辞退左右侍僧,方使安宁。康熙皇帝请父亲上座以大礼参拜:“皇阿玛在上, 看在额娘多年企盼的份上退请皇阿玛回朝,替愚儿操持国事。”

          顺治帝两目紧闭,双手合十,虔诚告道:“吾乃出自佛门,须皈依佛门是也,焉有背叛佛主还俗之理;你若是太阳就不要长期隐藏不见,既然是太阳,必然是遍照红尘。”   

        康熙急忙道:“我在拜佛,求佛祖还我皇阿玛。”顺治道:“天下有难之处便父亲,你不该执著于佛家之地……”

        佛定法师得知黄河岸边的白云寺被水冲毁后,对醒迟(顺治法号,醒迟)说:“为了尽快重建白云寺。还须醒迟与我前去为好。”

        康熙得知父亲到白云寺后,知道河道关系到漕运,便把“河务”“漕运”“三藩”六个大字写在宫殿的柱子上,每天吃饭、睡觉都琢磨怎样处理才妥当。

        平定“三藩”的战事刚出现转机,康熙皇帝就毅然决定,着手治理黄河。很快也修复了白云寺。

        白云寺完工后,康熙便急忙来到白云寺他对顺治说:“儿臣已治理完黄河,还请父皇告于儿臣,天下还有难事否。”顺治依然双手合十,淡淡地说:“寻找难事。”康熙说:“奏折上如今没有难事。”顺治说:“人们使用脚,是为了求明白。难不在明白里,你要好好寻找它。把难记在心中。”康熙反问:“皇阿玛也不知难在何处,让儿臣记什么?”顺治道:“那就带上脚到人间体会吧。”

        顺治在白云寺圆寂之后,康熙在一次南巡时再次来到白云寺,对着醒迟长老遗像痛哭流涕道:“皇阿玛,你把这硕大的江山留给儿臣,让儿臣如何是好……”

        佛定长老待康熙情绪有些平静后,便对康熙说:“醒迟长老在圆寂前让我转述一个故事给你。”

     一个年过七旬的老禅到山下购买粮食,商家见天色将晚,有些怜悯七旬老禅,就建议说:“禅师,天色已晚,你年纪不小,不如就在寒舍歇一宿,明天再回去吧!”

      七旬老禅礼貌地说:“谢谢您的好意,明天寺里要煮面食供养大众,老僧要赶回去安排有关事情,不便在此留宿。”

       商家道:“你不在寺里,难道没有人能代替你办事吗?”“不能让人代替啊!我到了这把年纪才领到这份职务,怎能轻易请人代替呢?何况我未曾获得外宿的同意,不能破坏寺里的清规。”

          商家笑着道:“您是年高德重的长者,为何还要负责典座这种劳心费力的职务?”

        老禅道:“你不了解何谓修行。请莫见怪,你是一个不懂禅心经语的人。”商家有些羞愧地问:“什么叫禅心经语?”老禅道:“一二三四五。”商家又问:“什么叫修行?”老禅道:“六七八九十。”

        康熙听后先是摸不着头脑,然后冥思道:“佛家看似看破红尘,不问世事,其实只是表象,实际上,佛家是心理医生、道德教师等多种‘俗事’我理解皇阿玛出家,他的故事无非四个字:顺其自然。”

     康熙离开白云寺时,给白云寺留下一幅墨宝:堂常

     之后凡来白云寺的香客见这四个字都默默念着,各人参悟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象棋人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