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第一单元质量分析
(2010-09-30 12:23:21)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试卷分析 |
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第一单元质量分析
开发区第五小学
一、成绩统计表
任课 教师 |
应考人数 |
实考人数 |
100分 |
90—99分 |
80—89分 |
70—79分 |
60—69分 |
59分以下 |
魏志鑫 |
43 |
43 |
0 |
3 |
16 |
6 |
8 |
10 |
二、班级学生基本情况分析评价
(一)学生整体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共有43人,刚刚开学,学生还有些散漫,还没能快速的适应紧张的学习生活,还有个别学生没有接受能力较差,学习不太努力,学习起来比较费劲。
(二)学生学习过程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内容为第一单元测量,在学习这部分知识之前,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及质量单位“千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这单元中,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 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三、成绩分析
1.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比较注重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重点考查了学生对长度单位及质量单位的学习和灵活应用能力,及实际测量能力。从试卷的得分情况看,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难获得高分的。
2.答题情况分析
(1)填一填这部分中,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基本的换算正确率较高,但在不同单位间的计算(需要换算单位)这样的题中,学生出现错误就明显增多,由此可见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还有待提高。
(2)在()填上合适的单位这题中,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填写,只有个别学生还分不清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闹出笑话。
(3)判断题这部分大部分学生完成较好,还有小部分学生在第四小题“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中出现错误,学生对进率掌握的不够明确。
(4)动手量一量中,考察了学生的测量能力,这部分学生在测量时误差较大,说明学生动手能力较差,今后在这方面还要下功夫。
(5)在连线题中把每小时行的路程与合适的交通工具连起来,有部分学生思考方法不当,考虑不周全,出现错误。
(6)在选择题中学生还是在不同单位间的计算时出现错误,另外,第4小题对学生来说有点难度,因为学生还没有学过多位数的除法,有学生出现错误。
(7)在解决问题这题中,学生出现错误相对较多,第二题出现错误较多,主要原因还是和选择题的第四小题一样,学生没有学过多位数除法,另外学生分析理解能力也较差,有几个同学几乎全错。
四、综上所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继续改进以下几个方面:
1.在注重知识方法教学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认真细致学习习惯和独立审题意识的培养。
从卷面可以发现,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培养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至关重要,尤其是要从低年级抓起;而对于学困生,则要在此基础上,重点训练其独立理解题意的能力(此次测评,成绩较低的学生还存在读不懂题意而出错的情况,并且比较严重)。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作到对基础知识多做多练,并充分掌握学情,改变凭教师主观判断知识习题的难易程度的教学习惯。同时特别注重练习形式的变化,讲解时,注重举一反三,增强练习开放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努力改变这种现状。通过教师的逐步引导、长期努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真正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