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孩子多做家务的好处(此文章已被《孩子》育儿杂志刊登)

(2010-12-06 23:28:21)
标签:

劳动美德

厨房教育

弟子规

做家务

爱劳动

素质教育

豆豆

豆爸

育儿

分类: 父母学堂

让孩子多做家务的好处

豆爸

此文章已被《孩子》育儿杂志刊登

昨天下午放学,有个妈妈带孩子来店里买鞋,我给她推荐了几款迪士尼的鞋子,款式和价钱都很合适,就是要系鞋带,他们就没要。妈妈说孩子不要有鞋带的,要有魔术贴的。是啊!那多省事啊,穿上鞋子后,按一下,搞定。在试鞋子的过程中,我也观察,妈妈整个过程包办了所有的事,孩子坐在凳子上,把脚伸开,他妈妈给他脱鞋,试鞋、穿鞋,甚至走之前给孩子把魔术贴给孩子粘好,而孩子在不停的玩游戏。

他们走后,我想了很多,这个孩子现在估计有6-7岁,当年我5-6岁就成了“劳动能手”了,可是现在的孩子系鞋带都不愿意做,长大了会是什么样子呢?是谁导致的这一结果呢?

星期天带豆子在会所后花园玩沙,见一个奶奶,在给孙子喂水(孩子估计有2岁多,很大个子了),孩子在玩沙,奶奶就用勺子一口口的喂,每喂一次还自己先用嘴尝下(估计是试热,我心想,这样做卫生吗?),然后再喂,我看了都着急,孩子都这么大了,难道喝水都不会自己拿杯子喝吗?我们家豆子每天也喝很多水。我们每次都会让豆子自己拿着杯子喝,并告诉他:自己拿着喝!虽然有时候,也会搞湿衣服,我们也不会埋怨他,湿的多了,换件干的衣服就是了。估计豆子是看到我们扫地,他经常拉着扫把“扫地”,嘴里还说“须地(还不会说话)”。为了让豆子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我们经常会让他帮我们“干活”。果皮纸屑绝对是让他丢到垃圾桶的,每次我们吃玩水果,果皮和果核,都会说:豆子,帮爸爸(妈妈)丢到垃圾桶去!谢谢!他拿起垃圾就丢到外面的垃圾桶。并摆手,意思是:不用谢!(每次说谢谢,他都会摆手嗯嗯)。

记得前不久,菲菲(我侄女)来我们家玩,豆妈和她玩过家家的游戏,豆妈带她用刀切了很多土豆条和胡萝卜条。菲菲开心的不得了,她从来没玩过这些东西,以至于现在每次来我们家都要:“婶婶,我们切土豆吧!”孩子虽然很开心,可是回到家,二嫂就很生气,说不应该给她玩这些东西!很危险!反正一大堆理由。虽然我们认为这样对孩子的动手和协调能力很好,而且是在我们的监护下做的,并告诉她:自己不可以玩,一定要和大人在一起才可以玩。豆妈还是不敢和她玩这种“危险游戏”。

这让我想起了日本国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工程:厨房教育。日本人认为,“做家务事”是每个人最低限度的生活能力,也是增进家庭生活的情趣、建立儿童人际关系的基础,不分男性或女性。日本早教专家牧野圣子做了这样的分析:切莫小看做家事,做家事是学习人际关系的基础,也是一种比游泳更均衡的运动,而且可以丰富情绪,使孩子对自己所拥有的能力更加自信。调查资料也显示,假如孩子从小远离家务,视家务为畏途,那么,他在成长过程中将会留下缺陷。
    日本年轻的妈妈认为,家务事能处理得好的男人,人际关系绝对不会太差。对他们来说,劳动,并不意味着辛苦,令人难耐。相反,洗车、除草、晒衣服,共做家务成为增加亲情的快乐时光。
(《肯做家事的孩子长大工作机会高四倍》详情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13f8a30100d0vf.html)。《武汉一大学生因臭袜子被扔掉 刺死室友》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13f8a301009kkx.html

很多家长说:我们家的孩子现在怎么这么懒啊!孩子懒惰,也是很多家长头痛的事情,很多事情现在的孩子不愿意去干,你让他去干家务,他懒人屎尿多,更多时候是:一言九顶!研究发现,不会做家务和不愿意做家务的人,成人后的生活会一团糟,工作也不会很如意。我做公司负责人也做了10多年,公司招人我从来不看学历,我用人的原则:首先要“孝”,其次要“勤”。在试用期内,我看他会不会劳动和自己办公桌是不是整洁。能力弱,可以锻炼提升,如果惰性,那就没救了,他都“懒得锻炼”了,留他何用?

很多时候孩子懒,是从小家长给“培养”的,怨不得孩子。孩子目前的“懒”,是果,因业是家长造的,还好意思怨孩子。

 

孩子做家务,能感父母恩

孩子通过做家务,能感受父母劳动的辛劳,知道了父母的辛劳,自然读书学习也就有了动力,这种动力不是来自父母的奖品和夸奖,而是发自内心的、自发的、主动的。是为报父母养育的恩德。《弟子规》曰:亲所好,力为具。

孩子做家务,智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孩子在做家务的过程中,他们需要想很多事情,菜怎么挑拣、怎么洗、怎么切。菜的颜色和营养怎么搭配,油盐怎么放、放多少,什么时候放等等问题,都要通过思考和眼、手的协调配合来完成,孩子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统筹能力、生活能力都从中得到了锻炼和培养。在从事劳动的过程中,他们的脑子都在不停的思考,应对突发事件和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也会提高和锻炼。你不给他做事的机会,他的脑子就少思考或思考了其他,如,游戏怎么过关,XX同学的新游戏机很酷,我也想要。可以肯定的是他不会思考我该怎么去学习。让他多做家务,其实就是在锻炼他的大脑,提升他的智力。

现在很多大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很多的时候不是没机会,而是他们“懒”得做。太简单的工作,他认为:我学历这么高,不肯做。高工作,他又没能力去做,就这样高不成低不就。

记得前两年有一副漫画:一个带学士帽的大学生,妈妈在喂他吃饭。这是个真是的新闻,一个大学生由于不会处理个人生活,上大学后,没同学愿意和他一起住,安排他和老师一起,后来老师也不愿意和他住了,学校实在没办法,劝退了。回到家后他很郁闷,天天要他妈妈喂,不喂就不吃。前一段时间和一朋友聊天,说他们上大学的时候,衣服都是不会洗的,放在桶里几天,捞出来晾上,更多的时候是干洗。更绝的是,袜子也拿去干洗,干洗的价格是每双袜子3元(买丝袜便宜的是1-2元/双)。呵呵笑的我当场喷饭。

 

劳动!提升意志

在劳动的过程中,也可以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力,意志力就会不断的得到提升。一个什么事都不愿意做的人,就会特别的脆弱,因为,他没有意志力或意志力薄弱,遇到点小小的挫折就想不开,很多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因为小小的事情,想不开而跳楼自杀的新闻经常会见于媒体。很多人也很惋惜,也在思考: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爱劳动!是一种美德!他必须拥有

劳动,才知艰辛,才知感恩,有了感恩之心,才会主动帮助别人,助人者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肯付出,才会有更好的人际关系。一个处处能够付出的人,必然会得到更多的友谊和帮助,事业也会更成功。

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就是做人做事,而做人做事的的根本就是从生活的点滴做起,从日常的待人接物做起,一点一滴不断积累沉淀!

切记:

不赞成在家劳动付“报酬”,劳动是他们的本分。

物质刺激下的劳动,长的不是他的德行,而是,他的欲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