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机构VS家庭教育

标签:
早教机构统感训练家庭教育儿童创造力豆豆豆爸豆妈杂谈 |
分类: 生活随笔 |
早教机构VS家庭教育
豆爸
http://s3/middle/5013f8a3h89e62388aa92&690&690
http://s5/middle/5013f8a3h89e6235aec14&690&690
http://s10/middle/5013f8a3h89e6233c7059&690&690
http://s16/bmiddle/5013f8a3h89e6798e4c5f&690
http://s8/middle/5013f8a3h89e623b663e7&690&690
会所后花园的滑梯豆子8个多月可以自己从底部爬上去,9个多月可以根据豆妈的指令自己再滑下来,
现在是可以从上面走下来,有时候还倒着走几步。
导引:这个话题是09年年底提起的,文章是写在另一台电脑上,后来电脑硬盘坏掉,现重新整理下。从怀豆子到豆子1岁前我们总共考查、体验过5家早教机构,第一家是当时我在天河北上班的隔壁,当时是和她们的老板聊天,聊的很开心,因为我是做策划和亲子营销的,给了她很多建议。她说她们刚开始做,加盟这个早教品牌花了20万,装修也花了10多万,这些都是成本,再加上将近20个员工的工资成本,现在明白为什么早教机构那么贵了吧。豆子10个月前后又去了两家上体验课,其中一家是号称最牛、最贵、最让很多妈妈自豪的一家,双语教育,我在旁边有些都听不明白老师在讲什么,更何况BB仔呢,语言环境太复杂,孩子很容易形成语言障碍,目前我国有6%—10%的孩子有语言障碍,要通过干预治疗。我侄子当年将近3岁还不会讲话的原因就是语言环境复杂,我们和他讲普通话,奶奶和他讲河南话,又生活在一个广州话的环境中,可是回到河南老家,很快什么都会说了。扯远了,当时我们家豆子和其他孩子一起上体验课,,因为上课要配合老师,在老师的指引下做动作,豆子不喜欢被约束,喜欢在教室里爬来爬去,还是带豆子参加活动,豆子不干了,就哭闹,我们又怕影响其他人上课,说要带豆子出去,老师说什么都不同意,说影响不好,于是豆子哭闹了整个课程,其实为了让豆子提前熟悉这里的环境,平时我们带他来玩过两次,都很开心的。接下来又体验了两家,感觉都差不多,豆妈和他们的老师聊天,那些老师都觉得豆妈好专业(豆妈的育儿实操经验那可真不是盖的 “爱·自由·引导”是豆妈总结出来的心得,以后会慢慢的分享出来)。
去到另一家早教机构体验,他们用纸筒盒和核桃作为道具,让孩子把核桃放进去,这个游戏说是锻炼孩子抓握能力,协调能力。呵呵不是吹,我们家豆子从6个月开始,豆妈就把绿豆、黄豆、红小豆、黑豆放进塑料瓶里给他玩,以至于他的精细动作发育得非常的好,每天醒来阅读后的游戏就是抓豆子,慢慢变成捡再慢慢变成放豆子,盖盖子等等动手的游戏,每天都重复这些游戏,他每天很专注的可以玩上很久,持续不断的玩了4个月左右,因为这些是需要聚精会神才能完成的工作,无形中又锻炼了孩子的动手逻辑专注,只要家长稍留点心,你就会发现身边其实挺多东西都是可以跟孩子成为互动游戏的,游戏是孩子通往学习的最好路径。
早教机构VS家庭早教
一、时间性
早教机构(简称早):一般每周1-2次,每次30-45分钟,每节课都按照教学进度进行,时间性、间断性比较强,孩子能记住什么?婴幼儿的记忆特点是不断的重复而记忆。不利于好习惯好技能的养成,因为好习惯好技能是要不断的强化训练的。
家庭早教(简称家):随时随地的进行教育和引导,好的习惯和技能可以得到很好的传导。我们家豆子的穿衣穿鞋的顺序是:先左后右,穿鞋的时候我们边穿鞋边说“穿左脚”然后说“穿右脚”,1岁5个月的时候,当我们说“穿左脚”的时候这家伙竟然把左脚抬起来,说“穿右脚”的时候把右脚抬起来,当时我们很惊讶,立即又反复试了几遍,都准确无误的把脚抬起来。现在我们他完全分的清左右脚了。还有吃饭,到吃饭的时候,只需喊一下:豆子 吃饭了!无论他在看电视,还是在玩玩具,就会恋恋不舍的来到餐椅前,还不时的回头看下,因为,他已经知道: 如果不上餐椅就没得吃。喝奶时也是,必须躺在他的枕头旁才有的喝,现在是看到我们拿奶瓶,他自己就会乖乖的躺下来,焦急的等待着。
二、环境和氛围
早:早教机构的环境基本上都是红黄蓝主色调,颜色绚丽,色彩斑斓,适合孩子的视觉特点,也是早教机构的卖点之一。由于孩子比较多,热闹,目前很多都是独生子女,没伴,这里可以找到玩伴,这也是很多家长选择的原因之一。其实找玩伴在小区也容易的,关键是你要先付出微笑和问候!
家:注重温馨的氛围,不过,如果有条件的话也可以搞五彩斑斓的儿童房。我们的社区人文环境很好,环境也很好,会所后面的后花园的儿童活动场所相当于个游乐场,设施比早教中心多很多,大很多,每个苑也有小的儿童活动设施,就我们苑、我们楼来说,邻居经常串门,孩子们经常来我家玩去你家吃的,每个孩子都有很多玩具,在玩耍中学会了分享和谦让,很温馨,也许我们社区是特例。
三、教育内容
早:早教机构的课程设计也许用他们的话说是非常合理的,目前很多早教中心主打的是游戏、音乐和绘画,他们说他们的音乐可以开发大脑发育(本人认为纯属概念炒作,大忽悠,说真的本人也出版过10张美容院专业音乐CD,说不定你去的美容院就在播我制作的SPA音乐)。我们也去看过早教机构的绘画课程,不过我们豆子和邻居家的小朋友都可以画出来(参考以前的博文《创意生活 轻松育儿》)。
家:我们虽然没有什么固定的课程和内容,可是我们随时随地在进行教育,生活中很多东西和游戏都是我们教育的内容,内容肯定比早教机构的丰富多彩。
四、教育目的
早:他们可以说是教育商人,是商业目的的成才教育模式,别指望早教机构给你孩子爱的教育,他们多为功利性、目的性,他们是巴不得你家长出更多的钱上更高级的课程(现在那些教育商人在鼓吹“天才教育”,家长们:醒醒吧!天才是有,教育天才没有,如果你钱多的实在是没地方花了,建议你去做慈善,功德无量!)
家:我们是先成人,再成才的教育目的,我们认为成人比成才重要。最近复旦大学校长不是说:“才子流氓贻害社会”。心态不正,智商越高,危害越大!本人03年开始关注青少年犯罪问题,问题少年都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五、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挥
早:早教结构因为是教条式、程序化的教导,儿童天生的探索能力就会被抹杀,我们豆子去上体验课,看到很多东西他都想去探索一番,感受一番,可是课堂就是课堂,是不允许的。儿童这个阶段就是要用感知来发现世界,认识世界,探索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也恰恰是我国目前教育体制下的最大的弊端,比如绘画,每个孩子的认知不同感受不同,就同一个东西,在他们每个人的眼里是不同的,表现出来也是不同的。
家:豆妈育儿经里后两个是“自由和引导”,我们给豆子最多的是自由,给他任何探索的机会,甚至说在别人眼里是危险的,比如钢针、剪刀、热水、牙签、沙子、各种他感兴趣的东西,关键是“引导”,比如他拿到钢针和剪刀,我们会和他说:豆子,来摸摸他是硬的还是软的,哦是硬的,不过你要小心哦他会扎痛你的哦。边说边用尖轻轻刺一下他的小指头,所以豆子经常拿剪刀玩,我们发现他从来都是拿这把柄部分,从不碰尖和刃。开水烧开和电饭煲开启的时候,我们会抱起豆子,把他的手放在蒸汽的上面让他感受到什么是热,并告诉他:他很热,会烫疼你的,因此他从来不去碰那些东西。我们家的桌子,电视柜、抽屉门从来没有包裹,所有的门豆子都可以自由的拉开和关门,曾经有几个月柜门拉环是豆子最好的锻炼抓握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工具。第一次关抽屉门时由于他是握住门的,被夹痛了,哭了两声,我们告诉他小心点,再看他关的时候,呵呵吃一堑长一智,聪明了,把手指头打开,轻轻的推上。
任何玩具买回来,我们从不教他怎么玩,让他自己摸索,感知,你会发现,儿童的创造力真的比我们想象的大的多。
六、连续性
早:无论是早教机构的课堂学习还是幼儿园的常规教育,如果连续性没做好的话,所有的教育都是白费,有很多小朋友在幼儿园表现很好,可是回到家里就像换了个人似的。这时候5+2=0
家:家庭教育的连续性不用多说了吧!
最后提醒:早教机构仅作为整个教育过程的辅助教育,“千万别迷信姐,姐也是个神话传说”。本人以为早教机构最多的是教家长一个教育孩子的方法,因此,上早教的时候不要让保姆代替父母的责任,因为早教机构更多的是带领家长和孩子一起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