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比里亚人有些不太喜欢给人家照到,只能在车上快速抓拍
飞机开始降落了,机舱外阴沉沉一片,感觉已经降到很低了,还是没有看到地面,当飞机终于穿云看到地面时,估计也就三五百米,果然是雨季,云层低,阴雨天,还好不是很大。再次拐弯对准跑道时感觉大海迎面扑来,罗伯茨机场跑道离海岸很近,相互垂直,此时可以清晰地看到海岸边的沙滩和白色浪花。
缓缓滑进停机坪,机场停机坪上看到两架UN飞机,米26和波音737,远处还有十几架白色的直升机,估计也是联合国维和部队的,主要是米8和米24。一进利比里亚,就感受到的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存在,据说这里有14000名维和军人和警察,随后几天,我们在路上看到了更多的UN车辆,甚至有一辆天线上绑着中国国旗的UN悍马车。在总统府边上有一个联合国维和驻地,从门口看去全部白色的UN车辆,总统府也有兰色制服军人把守。

网络上找到的照片,这家伙也经常出现在邻近的塞拉利昂佛里敦机场

UN的米24雌鹿武装直升机(来自网络)

印度在利比里亚有民事警察部队,还有很多女兵,这张照片是在SKD体育场拍摄的。(来自网络)

在体育场表演吗?(来自网络)

大街上随处可见UN车辆
出了关已经七八点钟了,上了来接机的,议会大厦的车,一路黑咕隆咚地开行,道路两旁的灯光是星星点点,原来这里基本上都是自家发电,路上的车流还是很密的,至少我们前面一个庞大的车队灯光一片,还有警车的警灯闪烁。
最近去了两次市里面,所谓市里面是因为蒙罗维亚沿海岸分布,再加上城市与村镇不分,城市沿海岸线稀稀拉拉地足有二三十公里,SKD体育场到市中心区域就有近二十公里。不过总体感觉利比里亚原来还是不错的地方,都是战乱给毁了,重建谈何容易。
利比里亚同样存在非洲人的通病,效率低下,办事拖拉,急不得恼不得,需要有足够的耐心,重建路程漫漫呀。
19世纪初,一些美国黑奴解放后有计划地移居到现在被称作利比里亚的地区,所以利比里亚国名Liberia在英文有“自由”(liberty)和“解放”(liberated)的意思。
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市区由梅苏拉多角(半岛)和布什罗德岛组成。市中心梅苏拉多角是繁华的商业区,街道两旁商店林立,人们熙来攘往,边观赏那琳琅满目的商品,跨过梅苏拉多桥即达市区北部的布什罗德岛,此为新兴工业区和驰名远近的西非唯一自由港——蒙罗维亚自由港。
市区东部的首都山是政府机关的所在地,这里有行政大厦、国会大厦和市政大厅等。西非最古老的高等学府之一—利比里亚大学(建于1862年)也设在这里。国会大厦前的广场草地上有一座纪念碑,其顶端屹立着一位肩扛国旗、手持冲锋号的非洲妇女青铜塑像,为利比里亚自由独立的象征。

正在跨越连接梅苏拉多角(半岛)和布什罗德岛的大桥,看到的梅苏拉多角的市区。

可口可乐是不能缺少的

进入市区的道路口,红绿灯是中国政府援助的太阳能红绿灯

从布什罗德岛即将驶入大桥的路边市场,热闹异常



非洲明星队VS利比里亚明星队比赛开赛前

中国人无处不在

议会大厦

议会大厦对面的总统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