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子圆----举办全日本高中棒球决赛比赛的棒球场
最近,和久居日本的大学同学聊有关日本学校体育设施时,提到了“甲子园”,于是,上网查询了一下,才得知原来是一个具有九十余年历史的日本高中棒球比赛,时至今日,乃成为影响甚广,举国关注的棒球赛事。也为日本职业棒球提供源源不断后备人才,成为热爱棒球活动的日本青少年的向往“圣地”,由此带动了日本青少年参与棒球活动的持续热情。由于其历史积淀的深厚,“甲子园”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和相关产业,每年甲子园高中棒球比赛由日本广播协会(NHK)电视和广播在全国播出。许多同学和家人会来现场观看比赛,看台上累计有超过100万观众观战,赛事期间推出的美少女也成为影视界关注的对象,甚至动漫也加入进来。

1987年16岁的酒井法子
日本的高校(在日本是高中学校的意思)棒球队最大的目标就是打进甲子园,因为甲子园球场是日本高校棒球决赛阶段场地。每年,日本高校棒球依行政区域分成49个区域(1都、1道、2府、43县,其中东京和北海道各分二区),各校先在地区打预赛,得到地区优胜的才能进入甲子园参加全国49队的决赛圈,由於采单淘汰制,要夺冠不能输掉一场比赛,试想要在全国4千多支球队中取得决赛权是多么困难,所以打进甲子园就是打进日本全国高中棒球赛的决赛阶段,成就了1/100小概率事件的梦想,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
日本高校棒球队在甲子园球场还有一项传统,就是输掉的球队,总会把甲子园的泥土当做纪念,当电视机看到满眼泪水的球员时,你会感到他们心里的不甘,所以,他们被成为“最不服输”的人,也是男子汉精神的表现,也许对今后他们人生有着极大的影响。

带回“甲子圆”的泥土
日本大学棒球也有很多观众。所谓的“东京六大学联盟”即法政大学、庆应义塾大学、明治大学、立教大学、东京大学和早稻田大学组成的棒球联盟,拥有悠久的传统和很高竞技水准。尤其是庆应义塾大学和早稻田大学两队间的对抗赛非常有名,又被称为“早庆战”,其历史可追溯至1903年,得到了众多在校学生和校友的高度关注。大学球手中后来成为辉煌职业球手者有立教大学的长岛茂雄、法政大学的田渊弘一(Tabuchi
Koichi)、江川卓(Egawa
Suguru)等。大学棒球比赛的棒球场则是位于东京的明治神宫棒球场。1926年10月1日启用。自启用以来,是东京六大学棒球联盟举行球场,现时为职业棒球队伍东京养乐多燕子主场。此外曾经是东映飞人(今北海道日本火腿斗士)主场及东都大学棒球联盟举办地。现由宗教法人明治神宫所管理。容纳观众达39,733人。东京六大学棒球联盟拥有使用球场的优先权。
所以,一个良好的赛事,特别是历史悠久的赛事,是推动学校体育活动的基础,没有赛事,每天面对为达标而进行的枯燥跑步和锻炼,不知道是老师们累还是学生们累,更主要的是心累,而没有达到体育活动的目标,为学生带来乐趣,在趣味中得到锻炼。看看青少年对NBA明星的崇拜,他们为什么不可以有同龄的明星,为什么不可以把这种追求在现实中体现出来,当他们赢得一场“微不足道”的胜利时,他们会为赢得更多的胜利而不断努力,提高自己,增强自己。可我们没有为他们提供这样的机会,我们没有广泛的,可以让众多孩子参与的赛事,有的只是应试教育带来的沉重枷锁。看看某地要将“视力”纳入素质考核的指标体系当中,以及中考的体育成绩就知道了这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方式。
现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学校运动场改造市场(别人不做这件事),每年花费数十亿资金,铺设不下千万平方米的塑胶跑道、人造草皮足球场、篮球场和排球场等,不是我们非常富裕,经济非常发达,而是要给应试教育涂脂抹粉。可是,如果告诉你日本的小学校没有塑胶跑道,初中和高中也没有塑胶跑道,只是沙土场地时,美国绝大部分中小学也没有什么塑胶跑道时,你有什么感想?

日本姬路市伊势小学土质运动场

福冈县大牟田市北高中
资料:

阪神甲子园球场
阪神甲子园球场,位于日本兵库县西宫市甲子园町的著名棒球场,一般简称为“甲子园球场”或“甲子园”。总占地面积39,600平方米,现可容纳50,454人。球场由日本著名建筑公司大林组设计及建造,于1924年落成起用,当时可以容纳观众六万人。当年的天干和地支恰巧为“甲”和“子”,是非常难得的一年,故命名为“阪神电车甲子园大运动场”,拥有者为阪神电气铁道。
阪神甲子园球场完工於大正13年(1924年)8月1号,该年为甲子年,因此命名为甲子园大运动场。同年,第10届的全国中等学校野球(棒球)大会迁至该地举行,因此又被称为甲子园野球(棒球)场。
阪神甲子园与东京的明治神宫野球场并称为“日本野球圣地”。
甲子园球场一、三垒侧各有一间快餐餐厅,甲子园最大的名产是咖哩饭便当和串烧,尤其是咖哩饭还有可以买回家煮的礼盒。
甲子园球场外面,有贝比鲁斯纪念碑(纪念他到临甲子园球场)和阪神史料馆。球场旁边的商店街可以买到球衣、加油棒、还是战袍等等。
棒球场中央线为120米,两翼为96米。场地内场为土质,外场为天然草皮。
球场各时期场地尺寸:
1924年-1949年
左外场:109.72米
中外场:120.09米
右外场:109.72米
1949年-2001年
左外场:91.13米
中外场:120.09米
右外场:91.13米
2005年
左外场:96.01米
中外场:120.09米
右外场:96.01米
阪神甲子园球场历史悠久,相关设施多已老旧,自2007年起,在不影响高中棒球联赛及日本职棒球季的情况下,于非比赛期间展开三阶段整建工程,预计2010年春季完成,完工后将变身为一座具现代感与历史传承意义并存的棒球场,由于整建的关系,为提升看球时的舒适度及场内动线变更,观众席的配置及座位总容量将有所改变。
球场历史
1915年以来,每年两次,全国将近5000支高中棒球队的十万高中棒球选手,以甲子园争夺全国冠军的头衔为目标展开激烈角逐。所以在日本若提到“甲子园”,一般就是指选拔高中学校棒球大会(即春季大会)或全国高中学校棒球选手权大会(即夏季大会)。
1935年阪神虎队的前身大阪老虎俱乐部成立,以甲子园球场为主场,展开了甲子园球场的职棒史。

明治神宫棒球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