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奥科洛-科巴国家公园位于塞内加尔东南接近几内亚边界,西南以几内亚边境为边界。东南和西北以赞比亚河为边界。1926年设立狩猎保护区,1951年成为森林保护区,1953年4月19日成为动物保护区,1954年成为国家公园。1962年,1965年,1968年和1969年通过数项法律扩大了疆界。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态圈计划中的一个生态保护区后,得到国际公认。1981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现被列入“濒危”遗产名单。多年的偷猎使猎豹和大象数量下降,如果有猎豹存留下来,数量也极少。计划兴建的冈比亚河和尼奥科罗-科巴河水坝对公园是一个威胁。人工湖和工业活动的可能性增加。这些都是被列入“濒危”名单的重要原因。

尼奥科洛科巴国家公园几经扩大,目前占地面积约为100万公顷,海拔高度介于16-311米之间地势平坦,有几列200米高的丘陵,由宽阔的洪泛平原分隔开来。这些平原在雨季被洪水淹没。整个地区表层土壤是红土和覆盖在寒武纪砂岩河床上面的沉积物,很多地方这些砂岩裸露出地面,还有有些变质岩。冈比亚河及其两条支流穿越公园而过。雨季是6-10月,其余时间为旱季。


這里处於热带雨林向热带草原的过渡地带, 年降水量在1000 毫米以上, 年均温在27℃左右, 草原广袤、林大茂密, 每当雨季來临,
万木复苏, 绿草如茵, 百花争妍, 动物云集.冈比亚河及其支流蜿蜒其间;形成深切的河谷、宽阔的河漫滩和宽广的河间盆地, 即使在干季,
仍然水草丰美.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公园成为野生动物的王国.成群结队的羚羊四处觅食, 狮子、豹、野水牛、河马、猞猁等时有出没,
鳄鱼、龟、巨蜥、蜥蜴等爬行动物到处可见;300 多种鸟类营巢林间, 啁啾枝头.每当夏季來临, 大象常从几内亚密林來此作客,
近年來又发现黑猩猩,
成为灵长类学者研究和旅游者猎奇的对象。《黑猩猩重返原野》(作者:斯特拉.不鲁尔,英国,译者:孔明辉,马为民)就是讲的冈比亚和尼奥科洛科巴国家公园黑猩猩的事,http://www.bioon.com/book/zhexue/backfield-gb/content.htm)。
植物种类从南部的苏丹型到热带草原为主的几内亚型。河流沿途地区草木繁茂,乔木、灌木各异。植物依地势和土壤的变化具有不同特点。河谷平原地带长有大片的岩兰草,热带稀树草原则被须芒草占据。偶尔也能见到黍类,季节性洪水草原常见有雀稗。旱地森林由苏丹类植物构成,如紫檀。在斜坡和丘陵地带,以及突出地面的岩石处,冲击沙地和铁盘地,植物形态各异。河边每年都会长出半水生植物,水位上升则消失,周期性洪水沙地也有。在沼泽地和周围地区,这类植物大多生长在干涸的河床上或天然堤后面。植物的差异取决于洼地的深浅、水位高低、产地、土壤和下层土结构。水塘周围是旱地森林或热带草原。有时沼泽中心被茂密的含羞草刺灌木占据。地势较高的沼泽,面积缩小,土壤贫瘠,酸度高。植物有野稻、塞内加尔乳突果和沟儿茶。高的河岸处有金合欢、树头菜、柿树和枣树。已有记录的植物种类1500多种,并还在增多。
尼奥科洛-科巴国家公园中约有80种哺乳动物,330种鸟类,36种爬行类动物,20种两栖类动物,60种鱼类,以及大量无脊椎动物。食肉动物有猎豹、狮子、野狗。还有野牛、弯角羚、大羚羊(大约1000头)、狒狒、绿猴、赤猴、疣猴。全部三种非洲鳄鱼:尼罗河鳄鱼、长吻鳄、侏鳄。三种龟类,河马。它们在公园内的三大河流中出没。公园还是塞内加尔长颈鹿和大象的最后避难所。大约有150只黑猩猩生活在公园的河谷森林和山上(他们活动的最西北界限)。鸟类有大鸨、陆地犀鸟、尖翅雁、白颊树鸭、战雕、短尾雕。
尼奥科洛-科巴国家公园设立有自然生态系统管理和恢复的综合规划。地区发展规划中确认了对公园进行严格保护的义务。为保护热带草原,烧荒活动受到严格限制。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1774号计划提供了一辆越野车和电台,用于同大象偷猎者进行斗争。公园外围设有1公里宽的缓冲带。和6个管理分部。每个分部建立了观察站。为了保证公园的长期安全,国家公园服务公司提出了一个保护开发综合规划,具体细节不得而知。公园禁止耕种,放牛,打猎。烧荒是为了控制土壤退化植物的生长速度。控制热带草原植物的生长和某些地区大型动物的消失。20世纪70年代所有禁令重新颁布。修建公园通往达喀尔公路的计划遭到争议,因为有研究指出,这一工程将严重影响该地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