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术精英在美国

(2008-08-05 18:45:51)
标签:

学术精英

美国

教育

分类: 老留学感言
在美国有一个说法:“最优秀的人才去经商、做律师、或是行医;二流人才去做大学教授教书;三流人才去写文章。” 听起来,在美国人们并不是非常推崇学术人物。其实,非也!美国大众对于一流的学术人才是非常尊敬的;而且,也会给他们极高的待遇。例如:美国人对爱因斯旦的崇拜和对富兰克林的敬意都说明了美国人并不是那么的拜金主义。在电视上,美国人会经常请出一些一流的学术人物来证实或是澄清一些事实。例如:在关于外交事物上,基辛格就是一位权威的教授和资深望重的外交官。如同基辛格美国的许多经常处于领导地位的专家都是出生教授;美国的财政部长、劳工部长、及交通部长等位置上有太多人出身于教授。他们不但是出任社会的头面人物。更多的是出任咨询和智囊。

人人都知道,美国总统的咨询和智囊团里挤满了博士和教授;美国大公司的咨询和智囊团里也几乎都是一流的学者。

那么,如果一个社会的决策圈里缺乏一流的学者,会是什么原因呢?例如:中国。也许是我们的学者不够一流?或者我们的决策方式与西方国家完全不同?

近来常常出差,在飞机场的书店门口有听到一些大师的讲座录音。有来自台湾的,有本土北大的。有位国学大师:“现在是到了中文折磨英文的时代了。”听众一片喝彩。“中医小可治病,大可治国。”又是一片掌声。“儒字拆开来就是人需;就是市场…”我甚至也感觉到一种莫名其妙的满足,感觉到我们何苦去西方取经,干脆等着美国人、日本人、德国人来向我们学习吧。

说到中国的决策过程,我真的没有什么发言权,因为我们中国的决策机构是保密的:也可能既采用学术精英的咨询;也应用了中医理论,这不正是应了“洋为中用”至理名言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