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宗教空佛法微分教育 |
分类: 老留学感言 |
要想知道什么是四大皆空,首先要定义什么是四大。在佛法中四大的定义是唯一的:水(Water)、火(Fire)、土(Earth)、风(Wind)。为什么佛法定义四大为“水火土风”?这要从“水火土风”在“古西方”所代表的意义。在两千年多年以前,和中国的五行:金木水火土相对应,西方人认为,万物的基本元素是:水火土风。或者说,那时的人认为,世间万物由水火土风组成。关于水火土风在西方文化中的起源和意义,在小说家Dan Brown的名著:“Angel and Demon”(天使与魔鬼)中有非常详尽的历史描述。尽管,小说故事是虚构的,但是关于“水火土风”的背景介绍确实是可信的。其实佛法中所说的四大,就是世间所有的客观事物。
看空(也就是理解什么是空的概念)是很多修行佛法的人第一个也是最大的障碍。在讲述“空”就是“微分不为零”之前,我们得介绍一个词:“刹那”。我想您一定是知道这个词的涵义:极短的一段时间。可是从这个词的意思和这两个汉字我们就可以发现,这个词是外来语的音译,而非是意译,也不是土产。根据许多佛法书籍介绍,这个词来自于梵文。我猜测这个词是佛祖首先使用的,因为我发现这个词在佛法里极其重要。如果真是佛祖首先使用“刹那”一词(指对应的梵文),那么,他就是最早定义微分概念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来看一看,极短的一段时间(或者说:时间的变化趋于零)是什么意思。例如:在微分里,我们定义“速度”是“单位时间”里距离的“变化量”。“单位时间”用δt 表示;距离的变化量用δl。当δt 趋于零时,δl/δt 就是速度。翻译成汉语就是:“在一刹那里距离的变化为速度。”同样,在一刹那里,我们都在变老;我们的容貌在变化,身体在变化。世间万物在一刹那里的变化都是存在的并且不为零。所以说,由“四大”所组成的万物都要在一刹那间变掉。这就是佛法中“四大皆空”的真正含义。两千年前就定义出了极限时间概念,真是不敢相信。只可惜,佛祖对数学兴趣不大,否则,他也会成为高等数学的鼻祖。
从上面的说法,我们看到四大皆空的“空”并非是汉语意义上的空,而是说世界万物都是在变化着的,人是无法“持”(佛法中另外一个概念,暂不介绍。)有某一事物。例如:无论我们多么在意,我们也无法留驻青春美丽。所以说,美丽是空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心经”(被认为是唯一佛祖亲自创造的经典)里有“色既是空,空既是色”的说法。首先,在佛法里“色”的定义是世间万物(客观事物),而非“流氓黄色”的“色”。那么,根据我们对“空”的理解和我们对“色”的定义,我们就很容易翻译“色既是空,空既是色”为:“世间万物都是变化的,变化才是世间万物的本质。”同样的道理,我们就能理解佛法中的其它“界”(佛法中的另外一个概念,暂不介绍。)中“空”的涵义。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看到,由于世间万物在刹那间都是变化的,都是“空”的;我们是无法“把持”住任何事物。由于“空”表示在刹那间事物的变化量,所以,从数学的意义上,“空”就是微分不为零。(作者自注:本文不是严肃的学术文章,因为作者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更加严谨地论证自己的引用和观点。所以,本人认为,本文只是把自己的一些思考写出来供大家欣赏,也欢迎大家讨论。当然,这绝对是一个严肃的课题,值得有兴趣的朋友进一步去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