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科学教育 |
分类: 老留学感言 |
科学一词是外来语,英文里是Science。在中文里,外来语并不算什么新鲜事,自古就有之。例如:表示时间极短,我们说一刹那。这刹那一词就不是土生土长的汉语,而是梵文音译而来。外来语引进中文有音译和意译两种方法。音译比较容易被发现,例如刚才说的刹那,或是歇斯底里(英文hysteria的音译)都很容易识别出来。意译就很难识别出来了。其实,大量的意译很好地容入到汉语里,例如:汽车、火车、飞机、计算机,当然也有“科学”一词。可麻烦是“科学”一词译的不够传神,在汉语里意思是“科目学问”或是“按科目来分的学问”。这和我们市面上所说的科学有点对不上号。如果按照这样的解释方法,那么科学发展观或是科学养猪里的科学就有点滑稽了。无论是“科目学问发展观”还是“按科目来分的学问发展观”及“科目学问养猪”还是“按科目来分的学问养猪”都不通。那“科学”在汉语里面是什么意思呐?其实,我认为“科学”在汉语里就是“正确”的意思。如果不信,让我们用“正确”代替“科学”看看是不是成立:“科学发展观”成为“正确发展观”及“科学养猪”变成“正确养猪”,蛮通畅的,没有任何不妥。那么科学的真的就是正确的吗?
我们暂且不提科学是不是正确,也不管汉语里的科学是什么意思;来看看英语里的科学是什么意思。
按照美国传统词典(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对科学(Science)的解释是:
1.The observation, identification, descriptio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and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of phenomena.
科学是对现象进行观察、认知、描述、实验研究及理论解释,这一系列行为的名称。
2.Such activities restricted to a class of natural phenomena.
这些行为(观察、认知、描述、实验研究及理论解释)局限于一系列自然现象。
3.Such activities applied to an object of inquiry or study.
这些行为(观察、认知、描述、实验研究及理论解释)是为了调查或研究客观事物。
4.Methodological activity, discipline, or study。
方法论的行为,原则或学问。
5.An activity that appears to require study and method
需要学习和方法的行为。
6.Knowledge, especially that gained through experience.
知识,尤指通过实验获得的。
看来,多义性并不是汉语的专利,Science的解说就有好几种。不过,在以上的6个定义中,我们看到前三个是说科学是观察、认知、描述、实验研究及理论解释自然现象和客观事物的方法和行为。而后三个定义是科学前三个定义的延伸:是行为、学问、和知识;是前三个行为的结果。所以,“科学”一词是指一种思维方法和行为方法。是一种用于了解自然现象和客观事物的方法。这种方法也简单分类成“分析(Analysis)”与“综合(Synthesis)”。简单说,作为方法,科学就是分析和综合方法的代名词。作为名词,科学就是应用分析和综合方法对自然现象或是客观事物进行一系列研究得到的学问。
汉字的望文生义在模糊的农业社会是一种效率极高的语言,可是在讲究准确的研究活动中就暴露出天生的缺点了-定义不清楚。定义不清楚,那么综合的方法(逻辑、推理、及归纳)就无法实现。
这是不是可以回答一个令中国人认为是耻辱的问题: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科学?其实,换一个客观的角度来说,在我们定义出什么是语言之后,再对汉语和英语做一番比较研究。找出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也就可以清楚地得出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科学了。记住,科学仅仅是一种思维和研究方法而已。原本我们汉语中这种分析和综合方法的基因就不发达,那又有什么了不得的;加进去不就是了吗?这就是改革的魅力和伟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