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育儿华裔纽约 |
分类: 美国大学申请 |
“冰淇凌”事之后不久,那年九月,妈妈意识到:该将孩子送去上学前班(Kindergarten)了。原本,美国孩子五岁方可上学前班。妈妈说了一堆好话,加上吉米比同龄的孩子的高出半头、圆那么一圈,好象很容易就被学校接受了。那是纽约皇后区PS60小学。PS是英文公立学校(Public School)的缩写。PS60位于武德海文(Woodhaven)镇,离JFK飞机场不远,属于低收入区。虽然,吉米比别的孩子高大,年岁却小一些。好在美国的公立学前教育更强调室外活动,学习自然不是那么紧张。后来,吉米也就在PS60读小学了。
吉米在PS60上完小学二年级。那段时光,吉米花在室外的时间非常多,也经常随父母到各地旅游。他们一家先后到过佛罗里达州(Florida)奥兰多市(Orlando)的迪斯尼乐园(Disney World),华盛顿特区(Washington DC),大西洋城(Atlantic City)等等地方。周末,自然是在纽约周围的公园、名胜、古迹、海滨游来逛去。
纽约的公立学校每年都有统一考试。各区也会按照统考的成绩,选出一个天才班(Gift programs)。上三年级前,由于吉米考试成绩不错。老师鼓励吉米的父母为他申请天才班。母亲自然很高兴地为他申请了所谓的天才班。刚好距离吉米家并不太远的PS56有一个学区的天才班。结果,吉米便是天才班的学生了。
美国其他族裔的学生和家长对于是否上特殊班级并不是那么热衷。天才班的学业要比普通班级重一些。当然,与中国孩子比还是小巫见大巫。刚刚参加天才班的时候,吉米感到作业明显增加了。以前,放学后,吉米只需二十分钟就能完成作业,现在要花二个小时才能做完功课。随着时间的推移,吉米花在作业上的时间在天天地减少。三、四个月后,吉米只需三、四十分钟就能完成当天的作业。成绩也在一天天提高。考试的成绩常常是班级里最好的。老师对父母表示,吉米很有幽默感,学习也没有问题。一天,吉米放学,吃过晚饭后,跟妈妈说:“妈妈,我不要做第一。”妈妈不解:“你在说做什么第一?”“我做第二就好了,做第一太累。第二就好。” 当天晚上,吉米唠叨着他的“第二理论”上床睡觉。事后,吉米爸爸和妈妈常常背地里讨论第一第二的优缺点。吉米爸爸是典型的勇往直前型,上进心强。妈妈是温顺善良型,凡事不计较。检讨自己强烈的企图心带给自己的身心痛苦,吉米爸爸也认为:“也许吉米是对的”。难道人生只是为了经受各种苦难,饱受内心世界对崇高目标的渴望,废寝忘食、食不甘味地追求所谓的成功才是人生吗?如果,吉米不喜欢上名牌大学、不喜欢与人争名夺利,那又有什么不好呢?孩子应该有权力选择自己的未来、有机会走自己的路。
吉米在所谓的天才班就读了三年,直到小学毕业。
按中国的标准,小学时期,吉米是太幸福了,每天也就是三四十分钟的作业。成绩也许不是第一。但是,他很活跃,有过无数欢声笑语。老师、同学都喜欢吉米。
其实,吉米的父母和其他华人家长是一样的:望子成龙。在吉米很小的时候,他们希望吉米能够子承父业,在科技方面能有所发展。所以家里堆积了许多各式各样幼儿的科技读物,镇里的图书馆的少儿图书也几乎被他和妈妈翻了个遍。
纽约有幼儿中文补习学校。可吉米一天中文课也没有上过。因为当妈妈问他:“周末是花一天去学中文呢?还是做些户外活动?”吉米选择了后者。父母虽然感到遗憾,但是并没有表示任何疑义。因为,孩子有权决定自己的未来嘛!周末,天气许可的话,一家三口常常会到附近的森林公园散步、打网球、滑旱冰或是骑自行车。
话又说回来,在中国文化上,吉米虽然是“文盲”,但是吉米确可以用汉语思维。而许多华裔子女,到中文学校补习了十几年的中文,也只是认几个汉字而已,讲汉语时,是将英文翻译成汉语。那不能不说是一件可悲的事情。讲个笑话:一位与吉米同龄的男生跟父亲说:“让我们一起去走狗,好吗?”父亲自然是百思才得其解。原来,英文“溜狗”是Walking dog。而Walking翻成汉语是“走”的意思,而不是溜。自然“溜狗”也就成了“走狗”。多少年过去了,吉米的父母反而认为,吉米当年没有去中文学校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或者说是“歪打正着”。因为,文化是思想、是思维、是无形的意识。有形的文字只是个媒介而已。现在,美国的汉语教育正在犯当年中国的英文教育同样的错误:弃本求末。将一个技能、一种工具,楞是抽象成了一门科学。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