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大学在美国》·介绍篇

(2008-01-25 15:00:18)
标签:

留学

美国大学

读大学在美国

sat

教育

分类: 赴美留学规划

《读大学在美国》·介绍篇  

 

  《读大学在美国》是“读大学在美国系列丛书”的第一册。本书作者是一位早期留学美国的学者、企业家,同时也是哈佛大学2004年入学新生的一位家长。对美国大学招生方法、教育方式、申报技术等方面,有深刻的认识。在长期的研究学习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观点。本书中,作者系统地、概括地介绍了读大学在美国,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参考资料。对于那些憧憬到美国大学深造的高中学生及其家长,无疑是雪中送炭。

 

    其中,作者引用大量的客观观察反映出美国教育的现行特点。例如:美国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态度,以及家长在孩子教育中所起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书中的观点打破了国人的一些偏见。诸如美国家长不关心孩子的教育,美国中学教育松松垮垮等。作者由衷地希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那些关心孩子成长的家长从不同的角度,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美国前十所大学中,大约有百分之十的本科学生来自世界各地。而来源于中国的本科生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可能有四:一,每年四、五万美元的学费让人望而生畏。第二,更重要的是,中国的中学生到美国来读大学的趋势才刚刚起步,国内的中学生、和家长对于一千多所美国大学缺乏了解;不知道如何准备才能够到美国读大学;不清楚进入美国大学的申请内容和程序;不了解美国大学招生的原则等情况。第三,在上述两个因素基础之上,优秀的中国中学生忙于准备中国的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哪儿还有心思去冒险尝试美国的大学。第四,美国留学签证困难。现今,美国国务院已经完全改变对中国本科留学签证政策。在您看到本书时,签证已经不再是妨碍中国优秀人才到美国接受高等教育的障碍。

 

《读大学在美国》·介绍篇

 

    其实,尽管美国的大学申请过程比中国复杂一些,申请内容多一点。但是,如果您考虑到,在中国每年有八百万人参加高考,竞争尤为激烈;相对于美国只有两百多万中学毕业生,竟然有一千八百所可以授予学士及学士以上学位的大学。并且,大部分美国学校的教育环境、教育质量是中国大多数大学所无法比拟的。所以,只要您掌握足够正确的信息、了解申请的方法、得到专业的服务,对于优秀的中国中学生到美国接受一流的教育并非难行。也许,世界一流大学的门比通往清华、北大的大门更宽广、门坎更低。

 

    人人都说留学好。真的是完美无缺吗?在第一章《为什么到美国读大学?》中,作者通过亲身经历,探讨留学美国种种优点的同时,讲述了可能产生的人生遗憾。作者认为:“两个国家不同的文化,虽然,只是相隔一个太平洋,却如同生活在两个时空。”“美国的留学人士,无论多么成功,那种失落感,如同丢失了另一个自我。”真可谓:留美者,家之大事、成败之道,不得不察也。

 

    美国的大学,不但种类繁多,而且排名复杂。在一份上海交大对世界范围内著名大学排名的列表中显示:最著名的前一百所大学里,美国大学占据了半壁江山。除去这些璀璨的明星,美国还有一些大学,专门提供新移民教育、或成人教育。这些二三流的大学,教育的目的自然不是提供社会精英:企业主管(CEO)、总统、政府高级官员、法官、大律师等社会名流。这些大学的教育质量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否值得中国人花大把的银子来镀金还真是个问题。即使是一流的大学,也并不是每一所都适合于华人,更不用说来自中国的学生。那么挑选的原则是什么呢?本书的第二章《美国大学综述》从不同的角度对美国的大学作了全面的介绍。

 

    到美国读大学的成本比较昂贵是阻碍优秀中国中学生到美国来接受高等教育的原因之一。本书的第三章《到美国读大学的费用》,对此做了系统的介绍。其实,美国前十所著名大学每年都花巨资资助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学生到美国读大学。美国的奖学金往往是按需分配。美国著名大学常常标榜:“招生和奖学金是独立进行审核,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录取因素之一,家庭经济负担能力却是奖学金多少的衡量尺度。”听起来是蛮美丽的,信不信由您。

 

    本书的第四章《美国大学招生方法》、第五章《美国大学入学条件》分别从学校和学生两个角度介绍了美国大学挑选学生的方法、过程、原则,及中学生应该提供的可供大学招生参考的信息。孙子云:“知己、知彼,方百战百胜。”充分了解美国大学招生的内幕,方能达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六章《SAT考试》、第七章《ACT考试》全面介绍了,素有美国大学入学考试之称的,SAT及ACT考试。这些考试是提供美国大学挑选学生的必要条件,但是千万不能将这些考试等同于中国的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因为在美国这些考试不是充分条件。也就是说:您考试成绩高,使您有可能被好大学录取,但不一定就被录取。而比您分数低许多的学生完全有可能被录取。因为SAT分数仅仅是在大学招生中参考的众多因素之一。对我们中国学子SAT成绩的作用又是怎样呢?

 

        据官方媒体报道:中国有三亿人在学习外语。当然,绝大多数人是在学习英语。可是,本作者认为,中国人学习外语的方法实在有待改进。经过大量的研究,尤其是通过研究其他英语不是母语国家的英语教育,作者创造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可以让中国学生“高分高能”,并且事半功倍,节省大量英语学习时间。学英语,真的有捷径吗?看一看,试一试便知分晓。

 

    在本书的第九章《一个华裔男孩的故事》中,作者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介绍一位三岁移民美国的华裔男孩经过激烈竞争最终考取美国最著名的哈佛大学的经历。透过这个多姿多彩的事例,您不仅可以欣赏到主人公的绚丽人生,还可以详细地了解美国中学生准备大学升学的过程。如何提高和挑战自我;如何挑选、评价、和申请大学。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了解美国家长对待孩子,以及“培养”孩子的态度。其实,可怜天下父母心,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家长对待孩子的心情是一样的。但是,由于方法、态度、及角度的不同,可能结果、效率也大相径庭。

 

    “美国大学好进,不好出。”意思是说,美国的大学比较多,只要想读大学,进入理想大学的机率比较大。例如:美国著名大学哈佛和耶鲁的录取率都在10%以上。可能要比北大、清华容易吧。可是,您要想顺利毕业,那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不下一番苦功夫,怕是有被淘汰的危险。第十章《美国大学课程及学分》讲述了美国大学的教学方式与特点。

 

    最后两章《美国大学生活》、和《美国生活》,是姐妹篇。作者罗列了到美国读大学必须知道的生活常识,事无巨细地讲述了生活在美国的方方面面。

 

    在本书的附录中,作者从适合华人学子的角度,列举了一百所最有价值的美国大学简单信息供您参考。关于这一百所大学的详细介绍,请参考读大学在美国系列丛书的第二册《TOP100美国大学》。

 

    在写作本书过程中,作者充分体会到,中文与英文对接上的困难。尤其是对一些音译的英文名词,作者尽量同时给出中文和英文,以澄清那些中、英文翻译过程中所引起的混淆。其中,许多中英文名词同时重复出现多次。希望读者在掌握中文的同时,也能够认识相应的英文。这种用心,可能出自于作者在美国生活太久,饱受一些中文报纸杂志坑害的缘故。在美国的中文报纸杂志,在提到一些英文地名、人名、公司机构名称时,往往是胡乱翻译,时而音译、时而意译,几乎就是随心所欲。又不标注相应的英文。让读者哭笑不得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在《美东华商黄页》上看到“凯斯西方储蓄大学”。本作者是想破头也没搞清这是个什么大学。翻箱倒柜,最后发现竟然是著名的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第一个英文字Case音译成“凯斯”、第二个字Western意译成“西方”都可以理解;第三个字Reserve意译成“储蓄”可就是“牛奶路”了。(“牛奶路”是英文Milk Way的误译,正确的翻译应该是“银河”。)Reserve一字在这所大学名字里是“印第安保留区”的意思,而不是联邦储蓄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中的储蓄(Reserve)。在中国不知是否也有一些“牛奶路”。

 

    最后,本书所列的参考书只是大量相关文献的一部分。由于,许多信息和知识,除去作者多年在美国学习、工作的实践积累之外,是作者长期阅读报刊、杂志、互联网的结果。其中支离破碎的信息已经无法寻找原来的出处。对此,本作者深感遗憾。饮水思源,在此,对于那些无名英雄表示万分的感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