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到美国上大学》--美 国 中 学 教 育 亟 待 改 革·

(2007-12-19 17:29:53)
标签:

教育杂谈

留学美国

分类: 赴美留学规划

·《到美国上大学》--美 <wbr>国 <wbr>中 <wbr>学 <wbr>教 <wbr>育 <wbr>亟 <wbr>待 <wbr>改 <wbr>革·

 

注: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美国大学网

 

    近20年,在中国,"改革"一词取代了"革命",几乎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久而久之,好像世界上只有中国在改革,只有中国勇于改革.其实,我到是发现我们中国难得见到知耻近乎勇的的勇士.至少平时,每每有人批评中国、中国文化、中国历史,都会招来莫名奇妙的憎恨、歇斯底理的人身攻击。

 

    在美国生活久了,对于“改革”一词相对应的英文“REFORM”,接受起来是非常地自然。其中少了“改革”一词对于中国人那份悲壮、那点崇高。

 

    下面一篇文章的作者当过美国的教育部副部长,他的基本论点,无论是明说还是暗指,可以概括如下:

 

1.美国的教育要打破年龄限制、阶级限制、地域限制;教育回归教育,托儿所回归托儿所。

 

2.那种老师、黑板、桌椅板凳、学生平行四边形的教育模式,在信息革命成功之后的今天,早就应该送去博物馆。

 

3.美国要想在与中国和印底的竞争中获取,保持教育效率第一是唯一制胜的法宝。

 

    看看美国人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公立中学教育,如何居安思危地反省自己,及至建议如何改革自己的不足。真不知为什么中国在教育改革方面还是在原地打转,找不到感觉。

 

    美国中文信息网站-多维网2006年5月16日报道:


    尤金·海科克文,吴万伟译/美国的教育遇到麻烦了。任何愿意了解事实的人都会得出结论:如果美国要继续保持竞争力的话就必须采取严肃的改革措施。一个又一个的研究报告表明美国学生已经落在其他许多国家之后。我们在培养科学家,数学家,工程师,技术员方面也不如别人。学生中有太多人缺乏基本的阅读和数学能力。虽然近年来取得了一些进展,少数族裔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在学业水平上和白人同学相比仍然让人尴尬。所有这些都发生在世界上最富裕的美国。

 

    但是美国教育的麻烦远比公立中学的问题更为严重和深刻。高等教育也不能幸免。

 

    我们的制度(如果我们这样叫的话)使获得中学毕业证(并不能真正说明他们受到了什么样的教育)的学生参加几个标准化的考试,进入一个愿意吸收他们的大学。然后他们参加一些可能做了些准备的课程,任课的教师或许对他们教的课程非常了解,但是对学生的水平近乎一无所知。

        

    学完了每门课程后,学生得到学习成绩和等级,继续再学其他的课程,新课程或许与他们刚学完的课程没有任何关系。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学生花光了时间和金钱拿到学位。课程之间几乎没有合作和整体的东西。学科之上形成专业,一定的学时和得到的学分就可以拿到学位。如果老师愿意开设,课程可以对学生开放,但通常的情况是老师愿意教的课并不是学生需要学的课。

 

    美国总是为它高等教育而沾沾自喜。美国丰富和多样化的大学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受教育的公民,或企业界,科学界,产业界和政界的领袖,他们为经济做出贡献,使得美国经济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仍然保持旺盛的和全球性的竞争力。但是问题不断积累,高等教育也不能摆脱改革的命运。

 

    也许大学最明显的问题就是价格。大学学费的增长连续超过通货膨胀的幅度。与此同时,研究结果表明要想在高等教育的成本和学校收取的费用之间建立相应的关系几乎是不可能的。本科生教育的质量和特征仍然遭到各界的批评。

 

    名牌大学的老师们认为本科生教学是个讨厌的负担,通常是吃力不讨好。许多学校开设的课程缺乏好的大学应该达到的宽度和深度。在很多大学,通过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要求的课程是荒唐可笑的。遗憾的是,教育学院没有完成培养能够应对课堂挑战的教师的任务.......(更多内容,请参阅《读大学在美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