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儿童上学期待您的捐助

标签:
大部分方案预算精力日常管理育儿 |
分类: 其它 |
困境儿童之家(平顶山站)项目计划
1.
2013年十一期间,我们到平顶山来看望饥饿宝宝常笑,并跟平顶山当地的公益组织爱之家交流。他们遴选了一些平顶山的贫困儿童,我们一起走访了一遍。见到的情形触目惊心,儿童的生活环境极差,连温饱都堪忧,根本谈不上健康和营养。下面是部分照片:
对这样的儿童,我们最开始的构想是捐钱捐物,帮助他们改善生活。但是很快发现有几个问题:
1)
2)
3)
4)
5)
这些孩子在家庭中无法获得有效的照顾,只能脱离家庭,选择寄养.
按照国家政策,寄养是需要资质的,目前可能的选择就是找寄宿制学校合作。
多数寄宿制学校收费比较贵,我们发现有一些建在农村的寄宿制学校,每学期收费在1500左右,这样每个孩子的成本可以控制在300元/月。
下图是孩子们寄养后的情景:
2014年3月29日,小希望之家陈岚等专程来到平顶山,通过实际走访和考察,确定可以用定点寄养的方式,全方位改善特困儿童的处境。这个项目就命名为“小希望困境儿童之家”。先在平顶山试点,以后逐步扩大到全国其他地区。
2.
2.1.
项目名称 |
小希望困境儿童之家 |
项目目的 |
寄养困境儿童 |
项目特点 |
1. 2. 3. 4. |
筛选标准 |
1. 2. 3. 4. |
项目预算 |
每个孩子300元/月,可满足基本的生活和学习需求。 |
执行方式 |
由上海小希望之家负责募款,在平顶山设专门寄养点,将当地符合条件的孩子接出来寄养,由爱之家日常管理困境儿童之家。 |
3.
从平顶山当地特别贫困的家庭中,先选出了三个最急需救助的孩子,分别是:
路修通,路修平,张得尉。
3.1.
一、
路修通
住址:宝丰县前营乡五龙庙村1号
父亲,路爱轻
路爱轻,63岁,患哮喘肺心病,经常发病,没有劳动能力。妻子精神病,夫妇均不具备抚养孩子的能力。大儿子13岁至今还没上学,二儿子7岁,已到学龄期。一家人靠别人的周济过生活,生活没保障。孩子急需上学。
二、
在路边吃饭的父女
卧室
三、
2014.3.29在爱之家
3.2.
一、
地址:宝丰县前营乡关帝庙村小张庄46
父亲,张滴留
张滴留,61岁,妻子,王君丽
大儿子张得尉,十分聪明懂事,现上二年级,之前寄养在亲戚家,后来亲戚家添了孙子,也没精力照顾了。
二、
张得尉的家人
三、寄养之后
3.3.
通过短短一个多月的试点,每个孩子的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都发生了重大改变,效果非常好。只需要300元/月,就可以让孩子从流落垃圾堆,有上顿没下顿,随时面临饥饿和失学的困境中,迅速过上有温饱有营养有住所有学上的正常生活。
4.
4.1.
4.2.
我们做成按份方式来募款,一份300元,对应一个孩子一个月的生活上学费用。捐助者可以选择捐助几份,还可以指定给哪个孩子,是具体几月份的生活费。网站上可以看到每个孩子以后生活费的募集情况。除了生活费,还可以为孩子捐助衣服、鞋子、书籍、文具等物品。
每个捐助者可以清晰的看到他捐助的孩子的生活轨迹,日常活动,当前需求,以及未来发展。他可以跟孩子直接通信、直接对话,可以抽空来看望孩子,可以陪孩子玩。可以把自己孩子闲置的物品寄给这些寄养的孩子。
当孩子生活费不足或面临困难时,会通知曾经捐助过他的捐助人,大家一起努力来帮助孩子成长。
这个模式接近一对一助养,又没有一对一的完全担责的压力。捐助者拥有完全的自由,随时可以延续捐助,也可以随时更换捐助对象。集众筹、定捐、一对一等优点于一身。
4.3.
所有待捐助孩子都有这么一个表格,放在网站上。捐助者可以直接选定月份,延续孩子们的生活费,可以指定孩子,也可以系统随机分配。300元一份,还可以选0.5份,0.1份等小额捐助.(下表是演示示例)
姓名/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张得尉 |
√ |
√ |
√ |
√ |
√ |
√ |
|
|
|
|
|
|
路修通 |
√ |
√ |
√ |
|
|
|
|
|
|
|
|
|
路修平 |
√ |
√ |
√ |
√ |
|
|
|
|
|
|
|
|
将来工作人员的工资,也可以做成按份模式,每日工资作为一份,捐助者可以选择延续他的工资。
这样的一个功能,会放到小希望网站上,捐助者可以直接操作捐款。
5.
据粗略估计,这种政府不管、父母不管、亲属不管的儿童,平顶山市可能不超过100个,他们是属于一个“三不管”地带的空白区域。这些孩子如果加以适当帮助,是完全可以成长为社会有用人才的。而且成才一个,可以至少带活一个家庭,对整个社会大有裨益。但是如果无人理睬,他们有可能沦落街头,成为问题少年。
通过小希望困境儿童之家的有效运作,这套模式是有可能以较低的成本快速推广。
100个城市,每个城市100个孩子,就可以覆盖全国大部分面临生存困境的,最急需帮助的绝对困境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