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预防疾病从控制自己的情绪开始

(2014-03-08 10:33:29)
标签:

预防疾病

佛号

妄念

也就是

就是

星座

分类: 金子言奇异文集

   预防疾病从控制自己的情绪开始

    国外医学研究表明,70%以上的疾病与人的情绪有关,而国内也有医学工作者提出思想是疾病的根源。这些研究成果实际是与我国古人对疾病产生的看法高度一致的。

    在《皇帝内经》开篇文章就说到:“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古代深懂养生之道的人在教导普通人的时候,总要讲到对虚邪贼风等致病因素应及时避开,心情要清净安闲,排除杂念妄念,以使真气顺畅,精神守持于内,这样,疾病就无从发生。因此,人们就可以心志安闲,少有欲望,情绪安定而没有焦虑,形体劳作而不觉疲倦,真气因而调顺,各人都能随起所欲而能满足自己的愿望。

    那么古人的养生之道,说到底就是心情要清净,不要有杂念,要减少欲望,生活要简单。这些都是完全从思想情绪层面的。思想上面的问题解决了,那么物质层面就容易了。

    所以接上文,《皇帝内经》继续写道:“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这句话意思是说,人们无论吃什么食物都觉得甘美,随便穿什么衣服都感到满意,大家喜欢自己的风俗习惯,愉快的生活,社会地位无论高低都不互相倾慕,所以这些人可以称得上朴实无华。因而任何不正当的奢欲都不会引起他们的注目,任何邪淫的事物都不能惑乱他们的心智,无论愚笨的、聪明的、能力大的还是能力小的,都不因为外界事物的变化而动心焦虑,所以符合养生之道。他们之所以能够年龄超过百岁而动作不显得衰老,正是由于领会和掌握了修身养性的方法而身体不被内外邪气干扰危害所致。

     几千年前的古人就已经非常精辟的道出了长寿的共同秘诀。而从我国周易文化来看,万事万物是阴阳五行之气产生的。我国的文化可以说是“气”文化,古代写作“炁”。气分阴阳,阴阳互根互感,在天成象,在地成行。也就是说,万事万物出现之前,先是形成气场氛围,先是无形的,然后再由无形转化为有形。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多数癌症患者在得癌症前要么是情绪长期压抑,要么是长期的愤怒,也论证了这一点。气分阴阳,分化为物质与精神,气是无形的,精神也是无形的,从这个意义来说,精神与物质虽然同根同源,但精神应先于物质,精神对外界的敏感性远远高于肉体本身,所以情绪强烈地影响着人体器官的运作。当疾病从无形转化为有形,导致器官实质病变时,往往治疗起来就比较费力了。

    物质与精神的本质是一样东西,两者互相影响,说病人气多,也是这个原因。那么对于身体不好的人,首先要挖思想上的根源,该舍弃的要舍弃,该忏悔的要忏悔,把不利于心情安定的统统放下。然后,对身体疾病部位进行观想,观想观音或佛进驻在那里,正在给自己在治病,默念六字大明咒或默念南无阿弥陀佛,想象咒语或佛号源源不断进入疾病部位,在杀菌排毒。按照以上方法,只要自己的信念足够,持之以恒,无论什么疑难杂症绝症,都会一扫而空。当然,在进行自我观想时,不要急躁,不要贪功,要心情平静,念想不要过于用力,要似有似无,而且该配合医生治疗的还是要配合医生。

    想得开,放得下,凡是多往好处想,顺其自然,这是获得健康的重要法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