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什么才是真正的实体经济
(2012-05-02 18:12:39)
标签:
转载 |
分类: 金子言时事评论 |
强化"实体经济"是时下一个很热的说法,也是一些地方政府最容易听得进去的说法之一,因为单从字面上来理解,似乎就和地方政府多年养成的“GDP数字偏好”搭牢了,也和“区域竞争力”等颇具忽悠效应的概念搭牢了。因为地方政府都很清楚,这块最能出GDP数字。然而究竟什么是实体经济?相信没几个人去仔细琢磨的。现实中从一些专家建议到某些政府决策行为,都不同程度地流露出一种简单化的倾向,这便是把实体经济简单地等同于物质生产部门,甚至简单地等同于制造业。一提强化实体经济,首先想到的便是扩大与增加制造业与宽泛的工业投资,而将服务业尤其与大众消费紧密联系的服务业降到次要地位。至于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似乎更不在此列。似乎制造业或整个工业可以撇开服务业的支撑而“先行一步”,似乎制造业可以离开金融证券等“虚拟经济”行业独自发展?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与误导。误解的是对实体经济的界定,误导的则是政府的产业政策。
什么是实体经济?权威的解释是,“指关乎货物与服务实际生产的那一部分经济,是与金融市场买卖活动联系在一起的那一部分经济相对应的经济活动。”现实世界的“直接生产活动”涵盖了三大类有形与无形产品的生产,分别为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无形的服务。实体经济实际上包括了所有这三大类产品的生产与流通等各个环节。这些环节之外的经济活动,才被归入虚拟经济之列。后者说通俗点就是直接经营金钱的那一部分经济,是以钱生钱为主业的经济活动。进而就一国国民经济部门分类来看,实体经济既包括工、农、商与交通、通信、建筑等物质生产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虚拟经济仅包括金融、证券和房地产买卖等少数几个行业。
如何强化实体经济?美国自金融危机以来的提法与做法颇具参照意义。美国官方所说的实体经济以及所要强化的,显系除去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之外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最主要且得到特别而明确强调的行业,不仅包括了制造业、进出口贸易和商品批发与零售等业,更包括了教育和研发等知识创造活动。比如奥巴马政府2009年宣布且一直在力推的“美国复兴与再投资计划”,明确将政府建筑和居民家庭节能改造以及教育列入优先支持的计划,其中在教育方面,提出“以21世纪的教室、实验室和图书馆装备美国的中小学和大学”。2012年奥巴马《国情咨文》,则提出以减税支持小企业发展,尤其是服务业的小企业。
反观国内,时下不少地方政府以强化实体经济为名,多半在行制造业铺摊子与粗放式扩张之实。进而淡化区域经济发展已经形成的瓶颈,尤其是服务业和基础教育瓶颈。其中服务业领域,单是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的滞后和物流与人流阻滞的日渐恶化,所导致的经济效率损失就难以计数。而服务业尤其是面对大众消费的服务业的发展滞后,极大地制约着国内消费。在此情形下,假借强化实体经济之名继续在工业上铺摊子,势必导致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缺口拉得更大。
客观地来说,作为一个工业化尚未最终完成的经济体,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恰在于除房地产业而外的一个重要虚拟经济行业发展的滞后,这便是金融与证券业。民企融资难与民间投资空间的狭窄化就是最好的脚注。若罔顾这方面的现实,片面强调强化实体经济,且把实体经济简单地等同于制造业,把金融证券甚至整个服务业归入“虚拟经济”之列而继续受到轻视,势必将导致经济效率的更大损失。
本文原题目为《实体经济不仅仅是制造业》
(来源:《经济参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