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之所至,水到渠成

(2022-06-20 13:35:16)
标签:

文化

2022甲卷作文

分类: 散文

元妃省亲,贾府好一通折腾,还弄了个大观园。贾政让人给一亭子起名。有便蹦蹦跶跶地说“翼然,翼然亭”。或许这哥们儿,还想着众人拍手叫好,毕竟典有所出吗。

可是,哪个亭子不是飞檐斗拱?这不就是机械搬用嘛。正像看琼瑶剧长大的一代人在给孩子起名时,一味地追求唯美,却少了力量和大气,更没结合时令,寄寓希望和祝福,于是便有了“子轩和梓轩打架,撞伤了子萱和梓萱”的段子。看看近代历史人物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这些人物的名字一看,大气,有力量,富诗意,就是绿林好汉出身的军阀张作霖(字雨亭),这名字,看起来也是一位大学者。

贾政说,这亭子下下面有水儿啊!又有人眼一张,脖子一伸,喊道:“泻玉”。无非人家说应该有水,他便弄个三点水的“泻”字。如果让刘姥姥给起名,她应该会起出个“流水亭”啊“哗哗亭”啊的。俗是俗了,却不像“泻”字,见了就让人想到腹泻。难怪贾政摇头。

宝玉不紧不慢说,沁芳老爹贾政点头。是啊,“沁”字,水有了;“芳”字,香草名花来了,关键是,能让人想到贾府的大闺女元春,那是皇妃,还回家省亲了!风光啊!宝玉用心了,好名字自然水到渠成。

这个小故事,会给人一种错觉,认为借鉴化用胜于直接移用,情境创新胜于借鉴化用。其实也不尽然。

直接移用,也就是照葫芦画瓢。学书法的,从临帖开始,临欧摹颜仿柳效赵,哪个不想写的跟古代书法家一样带劲。临啊摹啊,力气不会白费。但照葫芦画瓢也不是简单的事儿。当年,北周世柴荣去世,大将赵欺负柴家娘们儿孩子,很不要脸地建了宋。多少年后,光义学习哥哥的手段进军大辽,可是,辽国萧太后那可不是一般的老娘们儿,把赵老二一通肥揍。赵老二弄个偷鸡不成蚀把米。

搬用不成才要化而用之,这化而之自然比搬用费些心思。当年小日本儿被叩关后,明治维新学习西洋鬼子,让它有了很大的发展。至于以后它做了多少孽,另当别论,至少是强大了。而当年晚清的洋务运动,是搬用不了,化用不成,糊糊涂涂也就拉倒了。

没得可搬没得可借,这才琢磨自己的方法。写作高手说,文无定法,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这个理儿。

说不上哪个好,哪个坏,看情况来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