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改造进行曲诗辑(太原诗词学会7位诗人作品,今日太原晚报专版刊发)

标签:
太原诗人又一集中亮相 |
分类: 学会综览 |
“城中村改造进行曲”诗歌专版
(太原晚报2015年10月13日发表)
为城中村改造谱一首进行曲。
走马汾河两岸环路内外,那一座座
被钢筋水泥森林围困的村庄
正站在城市化激流里,转捩新生。
几番挑灯披霞,决策与擘画
八方挥师破土,吹角连营;
城中村改造,磅礴而温情地推进
希望相伴破壁爆垒的阵痛。
从棚户街握手楼向漂亮的高层住宅区
从头顶一米阳光向艳阳普照
从风起扬尘雨过泥泞向平坦与畅通
从嘈杂拥堵的集市向整洁有序的商城
从线路蛛网蓬头垢面向光洁的丽颜
从零星散打向文化园区和诗意园林
从老人沧桑的泪脸到村民乔迁的笑容
从千年村名归隐到城市社区的命名……
这艰难而壮丽的转身呵
蓝图一寸一寸落地生辉,走向新生!
而脚下翻身的土地,根脉仍存
灵魂注入时代浩气
引领有形无形的文化遗存整合与升华;
留下唐槐葱郁,宋庙明院清居重塑
太原锣鼓背棍再振
历历乡愁可触,凭月下怀想临风吟诵。
龙城2015,我谱一首进行曲
为城中村改造,为提速的城市化进程。
听旋律里,分明响着时代转捩中
粗重的呼吸,筋骨的响动和铿锵脚步声。
这是离太阳最近的土地
土地的光芒和太阳呼应
远处
正触摸着人们的胸膛和匆匆的步履
天空
向着蔚蓝
鸟
崛起的城中村
已吐出了鲜花的香气
我们似乎是回到了绿篱中的果园
看到了抽穗和拔节的城中村
看到了蜂群采撷
盛开的向日葵在把太阳追赶
阳光又前移了一步
阳光的面积正在人们的心头一次次地扩展
使城中村的表情
月光返回
礼花在人们的头顶绽出了涟漪
长风大街笑了
龙城大街笑了
它们肩并着肩
又像一只柔韧的鸟的双翼
在冲动中
在它们的周围
我们看到了一座座的高楼的崛起
昔日的城中村
多少人盼望着自己能有一扇更宽大的窗户
多少人盼望着自己能站得更高一些
看到远处的山河
水泥在浇筑
浇筑在基座上
浇筑中
我们看到了流线型的灯光
就要同天上的银河无限地贯通
在这里
人们就好像生活在北京街头
上海街头
此刻
像一个个冲浪者
我们仿佛看到了一群群海员和舵手
带着桨
即将转世的烟囱
村子周围原来有许多村庄
后来只剩下这个村子了
村子里原来有许多烟囱
后来只剩下这根烟囱了
打小自由自在的烟囱
可以随时朝着天空撒野
还敢伸出一条黑黑的舌头
把路过的白云姑娘舔一舔
蓝天崭新的衣襟上,经常
让它张贴上伤疤似的补丁
明天启动,城市中心的
这个村庄就要消失了
最后一根烟囱,一整夜
都在默默想着心事
它想转成孩子手里的一支笔
到白纸上,去画天空的笑声
夜晚,低矮的屋檐,密匝的旧楼
头碰着头,身挨着身
黑色影子无声息地膨胀,挤压着回家的人
头顶上,只呈现出一米的星空
城市中,一个村庄的夜晚
就是这样开始的
没有外面世界的辽远,深邃和静美
它被繁复,杂乱,污秽的事物分割着
——天空之美
——生活之美
当构想和蓝图不再是遥远的星辰
当挖掘机发出第一声指令
一米星空,就被震天的轰鸣声豁然打开了
仿佛人们遗忘多年的春天,也被豁然打开
小小的村落
不再是城市中无法消除的顽疾
一个个花园般的居住地,即将落入凡尘
夜色中,我要再次来到这里
让满天熠熠的繁星,一起跃入我的眼眸
村庄被城市包围,成了城中村
村子要突围
难免要打烂些坛坛罐罐
在村子的旧址上画图
描绘出明天的景观
危旧房不要,脏乱差不要
村里人要扬眉吐气活一把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推倒低矮的小二楼
大厦更接近蓝天
我要将新家搬到23层
电梯托举我,顷刻抵达
屋子里阳光灿烂
小区就是鸟语花香的公园
变了,从里到外的巨变
一座村庄的重生
足以载入这个城市的发展史
城中村,在突围
城市敞开怀抱接纳
一座座村庄都被感动着
纷纷加入城市受阅的方队
我曾经凸凹有致
在高处沐浴七色阳光
夜晚的月光像流水
在我的脊背上缓缓流淌
我守护着炊烟
我抵御着风雨
在隆隆的拆迁声中
变成了瓦砾一片
被人扔在墙角
或淹没在废墟
在寂寞和疼痛中
我见证了城中村的新生
前年的正月去拜年
朋友住在城中的村里头
汽车只能停在小街口
在雪后的泥泞里
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走
到他家,五百米路程
竟然走了半个钟头
今年中秋前再去访友
动身前我有点儿犯愁
没想到,去了找不到他居住的村
眼前,除了宽街就是高楼
求助电话方知,他已迁居
新城A座,仰望楼顶与云朵握手
站在朋友四居室的飘窗前
鸟瞰这座都市的全景
我说:你们的村庄消失了
咱们的城市扩大了
他说:我们的村庄没有消失
只是城建者提升了它的坐落
那天,为了朋友这句话
我和他破例来了个一醉方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