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哲夫狗猛酒酸春秋釀酒坊天地酵陰陽勾兌風雷物 |
分类: 哲夫生态诗词类 |
狗猛,春秋方能静好
七律新韵
哲夫
狗猛酒酸是个成语,出自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七卷:"人有市酒而甚美者,置表甚长,然至酒酸而不售。问里人其故?里人曰:'公之狗甚猛,而人有持器而欲往者,狗辄迎而吠之,是以酒酸不售也。'"我之前有五律平水诗曰《春秋若酒坊》以为天地万物如同一个大千万物的酒坊,天真是酒坊酿造的美酒,多饮此酒可永保人类天真的不灭。诗曰:
日月釀珍醇,春秋敬兩巡。
花醪紅透腦,草醴綠侵身。
水淺形香陋,山幽色味新。
凌虛邀自在,舉目飲天真。
又五绝《酒颂》曰:
春秋釀酒坊,天地酵陰阳。
勾兌風雷物,開缸日月香。
为了守住这个天地的大酒坊,使之细水长流,使人类世世代代有酒喝,我们的祖先可谓煞费苦心,周朝就有文告:“早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东周管仲主张“敬山泽林薮积草,夫财之所出,以时禁发焉”,提出“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山林菹泽草莱,不可立为天下王”。汉代杨孚撰写《异物志》主张广泛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明清顾炎武指出“天下之病”许多都是由生态环境破坏所带来的。孟子认为:“数罟不夸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荀子也指出:“圣王之制也,草本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尤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儒家从“仁民爱物”的核心价值观出发,要求按季节来节律民众,避免对土地的超负荷使用。《吕氏春秋》就提出“地可使肥,又可使棘”的土壤肥力辨证观。坚决反对“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汉代王充提出土地的肥瘠需要“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功,以助地力”。体现了永续利用自然资源的生态文明思想。律令如同狗,狗猛了能守住酒坊,可以使之不沦陷为天下醉。遗憾的是后来这只狗被关了起来,以至于酒坊沦陷,繁奢大醉,天下酩酊。这首七律反其意而用之以呼唤生态环保之狗猛。
酒香金粉倾天下,
酩酊红尘日月酸。
表里眩昏空表里,
江山踉跄误江山。
秦楼楚馆唐都暖,
明鹭元鸥宋雁寒。
狗猛春秋能静好,
可怜鸦叹已声残。
前一篇:哲夫:中国印象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