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哲夫:换一个角度看地球变暖

(2019-12-26 14:42:19)
标签:

哲夫

地球变暖

满江红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地球村

换一个角度看地球变暖

哲夫

 哲夫:换一个角度看地球变暖

       农历十月,春去江南,岢岚不日前已经下了一场小雪。县烟草驻甘沟村的扶贫工作队长郝乐带我们去宋家沟乡甘沟子村采访,村支书领我们上山去村民吕如堂养牛的所在。花色的牛群、白色的羊群、黑色的驴群,在野天野地交相辉映。临行郝乐怕我们冷,让我多穿衣服,说山上海拔高,已经冰天雪地,冻脚冻耳朵,没承想上了山之后,残雪在沟沿谷畔冲我们大翻白眼,晴暖之下,天气竟然一点儿不冷。这让郝乐为自己的多事一时有点赧然

       壮实如牛的吕如堂告诉我们,往年这时候,山里早已是冰天雪地,一冬都不会化。可是,前些日子下了一场花花雪,第二天太阳一出来就化了一多半,这些年的冬天,气候真暖和哩!

        今非昔比,僻处大山深处的人们,也在以人类的身份,关心着地球变暖的问题。

        随行的康利生说:福祸相倚,冬天不冷,对岢岚也许是个好事,对全球却是一个灾难!

       岚漪镇北道坡村的支书王云过后也向我表示了同感,这个地道的岢岚人说:我小时候岢岚有句俗语“十月的雪,赛如铁”。如今农历十月还在下雨。冬天在慢慢变暖。

       2017118日在日内瓦万国宫“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上的主旨演讲中我国领导人指出: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

     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地球是一艘人类有幸搭乘的宇宙飞船,相对国家与民族无非一间一间比邻的舱房。大家都在一条船上,都无非是宇航茫茫太空的乘客,一切以飞船的利益和安危为重。联想到前不久一篇文章所说,因为全球变暖的缘故,绿色植被在中国北方的一些地方得以迅速恢复,而南北极冰雪却在融化,森林大火肆虐全球。这是何等鲜明的对比,又是何等的矛盾。

       上世纪80年代,我以长篇小说《黑雪》《毒吻》《天猎》《地猎》等黄牌向国人示警,从90年代迄今以纪实文学《中国档案》、《长江生态报告》、《黄河生态报告》、《淮河生态报告》、《世纪之痒》、《水土》等长篇生态纪实,红牌直接干预社会。虚拟之,实写之,又参加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与三晋环保行记者团身体力行之,这才知道非一蹴所能及。长短武器,飞机大炮,甚至刀矛剑戟,在环境保护中,都是有用的。文学即人学,人学说到底就是生存之学,最接近人类的本质,也最接近文学的本质。生存环境一旦溃灭,一切学科都将荡然无存。

       我曾经说过,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比战争更可怕。中国已经进入泛娱乐化时代,无道德标准,无行为准则,无是非观念,无理想追求,无英雄崇拜,无历史观念。天上地下满嘴跑舌头,歪曲历史、调侃英雄、丑化崇高、八卦人生,贬抑真善美、褒扬假丑恶。人欲横流,人文生态恶化,自然环境高危。事实上,大气不在乎被污染,青山不在乎被伐秃,江河湖海和地下水也不在乎被弄脏或是被蒸发,物质生生不灭,形聚形散,无损它们一根毫毛。万物也不在乎被殉葬,生死和荣枯,于它们很混沌。地球不在乎被毁灭,毁灭与重生,对它是件平常事。

    别以为你在居高临下悲天悯人的拯救地球,其实你在拯救自己!

       自救首先要自爱,首先要从自我做起,连自己都不爱你还会爱别人吗?生活方式决定人类命运,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对自然怀畏惧之心,体察自然的心思,揣度自然的意愿,顺服自然的规律,与自然合二为一,才会具备自救的可能。古人说,吃不过一饱,饮不过一瓢,睡不过一床,坐不过一几,穿不过一身,不能如乡间俚语所说:吃虱子不留后腿……

      人类是一种景感生物,局限于上天赋予人的感觉器官,是肉体的也即是物质的限制,虽然同时也借助了各种科学仪器的精秘分析,但也仅仅停留在地球物理和人类科技水准的认知程度,难以从宇宙层面衡量个中危机,首先感受到的也只能是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种种表面的迹象和能认知的机理,海平面上升,南极北极冰海的迅速溶化,全球性雪山冰川的大踏步后退,地球上永冻层的普遍崩解,以及酸雨、雾霾、臭氧层空洞等等,但这些表东西已经足以引起人类警惕。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是一扇通向万劫不复的地狱的大门,重新关上这扇大门是必须的,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一直到关上为止,这才是中国希望之所在。  

       我在最近撰写的长篇纪实《景感生态——守望蓝天词话》一书中写了一首七律,以表达自己对“蓝天保卫战”的感想:孰能成败论英雄,何以盈亏说黑红。鹏举身亡耻未雪,孔明师出劳无功。关公刮骨非为毒,比干剜心岂乃忠。结果千秋不一粟,过程万古两龙虫。

       在岢岚采访过后我在一首《满江红》词中这样记述感受,一方面为地球变暖自己上山没有因之受冻而高兴,一方面又担心地球变暖会使人类今后的日子难过。一个是近在眼前的好处,一个是远在天边的坏处,让人一时委实难以厘清:是为眼前自己不受冻而心喜,还是像诸葛亮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难矣哉!毕竟类似孔明那样具有明澈智慧的人是少数,而习惯于趋利避害急功近利的平头百姓是多数。这种情形极易产生误导,使人产生困扰,沦为明里叫喊气候变暖人类危殆急需拯救,而暗中窃喜一国一地一时的植被得以迅速恢复而滋生何必杞人忧天的懈怠。

    但相信大多数地球人类,在计较得失,权衡利害之后,还是会觉得感性上的利好,终究掩不住理性上的大害,忧心还是大于喜悦的,这当是地球村民们的共识。

       我在词中这样写道: 

燕语莺歌,色香里,楚吴见惯。

关山雪,银花飞短,晌时残瓣。

往岁琼瑶沟壑断,如今暧昧丘陵满。

用心勘,火起地球南,烹危卵。

金粉算,繁奢悍,森林懑,江河憾。

让自然歇缓,养春秋懒。

华宝物珍惜款款,牛羊草木生生伴。

暖岢岚,未觉羽绒寒,多情黯。

 哲夫:换一个角度看地球变暖


二〇一九年十一月十八日星期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