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怀古
时属金秋,又近重阳,想起王维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想起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重阳节始于先秦之前,是日农作物大熟,人们祭飨以谢天帝和祖先。赏菊登高插茱萸的习俗,唐代和宋代都认为始于东汉。四季有序,星换物换,春时候鸟来北方,秋时离开回南边。也有变成留鸟的,但这些勇敢的禽类中,似乎没有讨巧的莺燕,它们过不了严冬,永远是随喜的一群。
过去人们登高是往山上去,也有登楼的,如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现在与过去有所不同,按一下键便可以坐电梯迅速攀升至几十层甚至上百层的高楼,视野更开阔,望出去除鳞次栉比的高楼,也有一些遗留的自然景致。登高不是为了征服而是为了望远,不喜欢山高人为峰,并类推出楼高人为顶。浅陋是人类作死的功架,事实上并不存在,因为人类不浅陋。
我填这首《青玉案》,是抒写我在白于山登高怀古时的景感思考,如果将这种景感思考上升到哲学层面,你会发现,人类在自然的博大精深,和时空的无始无终面前,实在是非常渺小,绝不应该狂妄自大。不作死就不会死,谦虚一些就会少作死,也能因此而让人类活得更长久一些。
燕喃莺啭随风起,
但来了还得去。
波墨土宣松画笔,
一坡烟艾,
两沟云碧,
几许沧桑忆?
忽焉秦汉肥菽稷,
唐宋须臾瘦帛匹。
鱼肉纬编刀俎记,
五千年酿,
百十朝拟,
多少繁华蜜?
马踏飞燕
上世纪中国一个汉墓出土了一件名为马超龙雀的东汉青铜器,据说当郭沫若看到这匹铜奔马时赞叹不已,认为它既有风驰电掣之势,又符合力学平衡原理,无疑是一件稀世珍宝。马超龙雀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重7.15千克。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曼妙之马姿让人很自然就联想到大唐诗佛王维《观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和边塞诗人岑参的”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的写真诗句。这些诗句的存在使此马更有了马踏飞燕、马袭乌鸦、马踏飞隼、凌云奔马、鹰掠马、铜奔马等别称。
我对这匹马,从它一开见天日便留意,只是见过的只是图片,还不曾见过实物,但这并影响我对它的喜欢。早就想为它写点什么,一直没有落笔,久了,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若非近日地球上的森林大火肆虐,让我从中联想到了它,这首词就完全不存在了。何以如此待后细述。
我填这首《青玉案》时,忽然就有了一种游戏之意。历史尘埃落定,如同电影定格,好似果子落地。无论历史曾经多么血腥,拍成影视剧却好看,果子不论开花时节和长成之时多么苦辛,摘下或熟透之时,气味和口感都会好。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所有的艺术形式无不如此,无论过去多么难看苦涩,摘到这些篮子里,便都成了色香味俱全的果子。我们都是些吃瓜群众或是吃果子的人。
《青玉案》以贺铸《凌波不过横塘路》为正体,另有十二种变体。以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最为人知。至于从中吃出了什么味道,品出了什么滋味,各人有各自的感觉,还有性解唐诗,并不能一律,但好却一定。
曲牌是音乐,乐是乐,何妨再乐。我在这首《青玉案》中植入了十四个半曲牌,但却不能影响全词的意境。计有《鹧鸪天》《过秦楼》《虞美人》《破阵子》《相见欢》《醉花阴》《定风波》《声声慢》《塞鸿秋》《菩萨蛮》《感皇恩》《青玉案》《满江红》《沁园春》《清平乐》。
鹧鸪天过秦楼半,
害虞美人香黯。
破阵子为相见欢,
醉花阴叹,
定风波唤,
马踏声声慢。
塞鸿秋去金戈换,
菩萨蛮来铁裳弹。
休感皇恩青玉案,
满江红绊,
沁园春幻,
燕落清平盼。
马的自况
调寄《青玉案》新韵
南极大陆长年覆盖冰雪,冰盖和冰川融化对全球 海平面上升产生了直接影响。过去10年由于冰层不断缩小,生活在北极地区的独角鲸减少,北极地区的北极熊数量减少了约40%。如果全部融化,水平面会升高七米,把所有海平面高约7米的国家和地区全部沉入水底。俄罗斯西伯利亚及远东等地遭遇焚毁的森林总面积已超过1310万公顷,相当三个丹麦的面积。更严重的是非洲,安哥拉发生了6902起野火,刚果发生了3395起野火,远超过巴西2127起野火。地球进入冰火两重天。
野火威胁到刚果盆地热带雨林,这里栖息着2000多种动物和1000多种植物。 受野火影响的国家包括刚果、加蓬、喀麦隆、安哥拉。烟雾覆盖了巴西近一半国土,蔓延到了邻近的秘鲁、玻利维亚和巴拉圭。据说,圣保罗8月19日下午的太阳,被来自1700多英里以外的烟尘遮盖。
地球村很小,水火无情,不要以为远在天边,与你无关。森林是人类之肺,烟尘中有衰减周期很长的粒子,会给雾霾增兵,并长久随风游荡,不时给肺泡添堵,窒息人类的呼吸。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担心,使我似乎已经听水火联同作战攻城略地的马嘶声和铁蹄声了。对“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水火无动于衷的世界和麻木的人类,让我产生了中国古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遥远的渇望。杜甫当年给出的主意是“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火马熄了,冰不再化,方会恢复“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的太平光景。
冷兵器时代,马就是装甲车、坦克。马原本是人类的帮手,人类有好人坏人之分,但马却好人坏人都要帮。马助人势,人借马力,遑论好坏,杀伤更甚,不同阵营的人在写意时,对马也就有了褒贬。此人之浅薄,伯仁之不幸,非关马事。明白的古人对马的喜爱,并没有因此而改变。
我在这《青玉案》中,不忍马踏飞燕,欺凌弱美,就让它去踏枭雄,那就是鹰了。寄望于马不充当水火的帮凶,如犀牛去踏火,似河马去凫水,让水火不越雷池。水火能注销草木和禽兽的户口,也能注销城市和村庄的户口。但最怕被注销户口的并非自然,而是不能来年重生的人类。
蹉跎万里关山路,
却堪叹白头顾。
流水落花难说不,
踏鹰图上,
马蹄声住,
只有鸦如故。
今犹未悔村芳护,
鬃剪晨光影嘶暮。
冰火地球心惨楚,
自然惊怒,
物灵惶怵,
怕被人销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