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哲夫:莫待亡羊才补牢

(2018-09-12 17:53:35)
标签:

哲夫

黄河

生态

污染

环保

分类: 哲夫生态杂文类
哲夫:莫待亡羊才补牢

居安思危说断流
哲夫

哲夫:莫待亡羊才补牢
     
    印第安西雅图酋长言犹在耳:大地不属于人类, 而人类属于大地。河水就如同我们的兄弟, 满足了我们的干渴。河水载运了我们的独木舟, 并养育了我们的子孙。

    人类习惯于居高临下,王顾左右而言它。说鱼儿离不开水,却忘了人更离不开水。水是生命的元素,是生存不可或离的条件。一个人、一座城市、一个民族、甚或一个国家、一个地球,如果十天半个月没有水,会当如何?似乎只有死路一条。       
    
    我注意到,当下不止一个人,甚至包括相关部门的领导,都这样认为:“黄河已经十多年不断流了,出海水量现在也有一二百亿立方米每年了。”

    似乎黄河已经不缺水,似乎黄河的断流问题已经彻底解决,可以高枕无忧了。

    那么,真实的情况又是如何的呢?

    在华北大平原出现堤防之前,黄河亚如一匹无拘无束的奔马,流经之处不断淤积,淤高之后又会侧滚向另外一条流路,泥沙就这样摊铺在黄河的冲积扇上,年平均为16亿吨,与国内外大江大河相比,水量仅为长江的1/17,而泥沙量却是长江的3倍。近年数字有了相反变化,长江泥沙量增加,黄河泥沙量减少,轻黄重长滋生,其实不可偏废。

    战国时黄河下游堤防已具相当规模,使放荡不羁的黄河受到了相对的约束。从公元前602年到1938年,2540年间,黄河决口年份为543年,决口次数达1590次,改道26次。

    建国迄今黄河已安澜一甲子还多。

    安澜的代价是河槽淤积量达到全断面淤积量的90%,局部河段高达93%。雪山融化,补给水量持续减少,地方截流引水和工农业用水量连年增大,黄河水量年年递减,流速的减缓,多次断流,无法循序入海,冲淤能力弱化,沿黄两岸河床之间淤积的泥沙近百亿吨,河床普遍抬高2~4m,高出背河地面4~6m,河南山东头顶一盆水。

    黄河多年的平均流量是1774.5立方米/秒,多年的平均径流量是580亿立方米。

    黄河主要靠青藏高原的冰山融水补给,近年来冰雪融化,冰山后退,水量逐年减少,源头不断下移。黄河流经的北方地区降水量平均偏少,两岸工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逐年增加,大小支流的水量日渐萎缩,自顾尚且不暇,已无余力补给黄河。 

    汾河过去输血给黄河,如今河道迹近干涸,要是将汾河沿岸企业关停,河床中怕连污水都没得流。万家寨引黄工程如同针头和奶嘴,过去给黄河输血喂奶,如今反转成输黄河的血的病人,吃黄河的乳的婴儿,可怕的是,沿黄各省,概莫能外。

    黄河流量并不大,只占中国淡水的2%,浇灌了12%的耕地,养育中国15%的人口,可谓真正的母亲河。除满足黄河沿岸九省区外,还要供水天津、河北等省市饮水。母亲乳汁逐年递减,沿黄城市工业和生活用水逐年增加,大水漫灌屡禁不绝,环境污染持续不断,生态破坏日渐严重。   

    前些年黄河断流,很不好看,逼迫黄委会放了一个大招,在枯水期往黄河中注入水流,使黄河维持细细的一脉不至于断流。可挽救黄河中的濒危鱼种,例如多年不见的黄河刀鱼,重新出现并恢复了洄游,不至于因黄河干涸而殃及生物的多样性,对维护两岸湿地生态功莫大焉。对文化信仰,人心安宁,社会维稳,国际言论,都有良好效应。

    记得黄委会徐乘副主任说:“黄河被沿岸索取太甚,以至到东营几乎没有水量。不过东营的版图却因黄河泥沙而逐年扩大,每年扩大一个澳门的面积不止。"自豪与自嘲兼而有之。水利工作者都知道,使黄河不断流并非是造化功运下的自然业绩,而是人为因素的结果,一劳并非永逸,实乃无奈之举,权宜之法,是挖肉补疮,拆东补西,治标不治本,黄河健康与黄河流域八省区水情短缺危机,并末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欧阳修生前对奢靡浮华不实之风深恶痛绝,他说:弃末反本,小巧之工尽捐;革故取新,见素之风可美。曷若剞劂之功靡施,大巧若拙;刻镂之华尽灭,其德乃真。若不杜绝奢靡浮华不实之风,大手大脚,有多少水资源经得起轻抛浪掷?以此类推。
    
    如果枯水期不补水给黄河,黄河是否还会断流?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所以,窃以为,防微杜渐,居安思危,十分重要。国家相关部门,不可让人为的不断流倾向误导为黄河水况的好转,不可因此而懈怠,仍应加大拨款力度,合理分配沿河用水量,切实从绿化荒山、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上,进行百年大计的根本性治理。

    要想不亡羊,先堵好窟窿,莫待亡羊才补牢。

哲夫:莫待亡羊才补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