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胡适
哲夫
窃以为文人有三种:一种是骨子里的文人,一种是面子上的文人,还有一种是二者的复合体,可称之为职业文人。三种文人各有千秋,但我个人最喜欢骨子里的文人。
骨子里的文人,往往不拘泥于世俗,率性做人,不肯变通,不看别人的眼色,不人云亦云,不学文人的样,不随流合污,只说自己想说的话,只做自己认定的事,多少都有点执拗和死心眼。
鲁迅,认真,率性,古板,倔犟,一根筋,死心眼,单色调,声色俱历,拧眉瞪眼,尖酸刻薄,落落寡合,有温情却深藏不露,怀抱一把霸王琵琶横眉冷眼弹到黑,不像个文人更像个民国时代的愤青。积一生之力,发泄对现实的总是的不满,还生怕别人误解,大书:不调和,不饶恕!
胡适,长袖善舞的功夫胜过做学问。学问是胡半部,头衔多多益善。学问羽毛是别人的,头衔是去来物,而头脑是他自己的。威逼利诱之下,也从不随声附和应声承诺,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表面却是迷乱的多色调,交响的多声部,多方面的经营自己,有时甚至是江湖的、灰色调的、剌眼的、噪耳的,却从不违背我行我素的三原色,从不脱离自己特立独行的五线谱。
表面看,胡适与鲁迅完全不同,实质上,却是走了另一个极端的鲁迅,是骨子里的文人。这种文人,免不了互掐,甚至你死我活地互不饶恕,但二者的对决,并不影响历史对他们的审美。
窃以为,时间会剥落色彩,把他们归入一种类型。
另一种是面子上的文人,身上全是华彩的羽毛,却没有一根是从自己身上长出来,都是插上去的,碎拆下来不成片段。多数靠抖小机灵和贩卖小聪明混世,最是能唬人,也最是像文人。
还有一种文人是职业文人,属于二者的综合体,是当下最流行的文人,粉墨重彩,生旦净末丑各种扮相大全,多走狐步于T台和红毯之上,离了舞台的追光,便找不到影子。不说也罢。

感慨如酒,诗倾一壶
哲夫
时空浩茫,日月若梭;
星空银河,地球如螺。
红尘婀娜,光阴蹉跎;
人生百年,无非路过。
人类文明,历尽坎坷;
得之水土,归于天和。
人类辉煌,积米成箩;
鉴众共镜,古今同磨。
功名利禄,如蝇似蜗;
称王称帝,若驴之驮。
富贵荣华,你鼠我蛇;
封神册魔,像牛之荷。
人那点事,惟人在乎;
病之于蚌,得之于珠。
人行异路,归于同途;
得哉共谋,失之龃龉。
匆匆过客,时日良多;
互相帮扶,能主能仆。
世事无常,权力寻租;
楚汉魏吴,一样荣枯。
若想自得,切勿他妒;
若论人非,先得自顾。
若思怡然,犹须大度;
若图常新,时每温故。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真要在乎,爱护万物。
生境若失,诸事鸣呼;
遑论青红,共美江湖。
似是而非,可猫可虎;
悉乃良兽,食鼠吞狐。
人各有志,天设地布;
感慨如酒,诗倾一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