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哲夫
哲夫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0,677
  • 关注人气:5,10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哲夫:究竟是谁打败了我们?

(2014-12-22 09:42:16)
标签:

杂谈

高铁

哲夫

环境教育

车票

哲夫:究竟是谁打败了我们?
百度:曲格平是山东肥城人,195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文学艺术系。曾担任常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代表,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委员兼办公室主任,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一届常务理事、第二届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国家环境保护局局长。被人誉为“中国环保之父”。

  究竟是谁打败了我们?

中国第三届环境教育年会侧记

  看图说话

哲夫

 

哲夫:究竟是谁打败了我们?

 

1、破题儿头一遭坐太原南站去北京西的高铁,购得还是最早发车和最晚返程的往返车次的车票。凌晨五时起床,六时出门,很是体验了一把闻鸡起舞的光景。头一遭亲临南站。光怪陆离的灯光映射下,觉得有欧式范儿,比北京西客的喧嚣难能可贵地幽雅。

 

哲夫:究竟是谁打败了我们?

 

2、井然有序地进站之后,从天桥上往下看,爬虫也似的高铁,安静地卧在站台傍张着嘴巴等待进餐。与过去乘坐列车的肮脏、混乱、喧嚣不可同日而语。过去诸多对高铁的不满,诸如同样碳排放、同样占农田、票价高到农民不能承受等等,竟然冰释,不觉为自己立场的左右摇摆感到羞耻和好笑,想来许多对高铁持不同意见者都有类似的体验。


哲夫:究竟是谁打败了我们?
 

3、这张照片是我边走边拍的,回家后电脑检视,竟然小小地吓了一跳,灯影扑搠迷离之下,站台上空竟然舞动着成群结队祥云也似、彩色蝌蚪状若、无线谱仿佛的东西。精灵?幽魂?光影的错乱?眼球的幻视?时空的魔术?审视事物精微对焦也只能代表暂时定格,只要你的视角你思想的镜头稍许晃动一下,换个角度便会出现另一个世界。

哲夫:究竟是谁打败了我们?

 

4、记得过去时,我初来太原,也许是因为精力过剩、或是好奇、孤单、无聊,有事没事,经常会心血来潮地买一张从太原去北京的绿皮车票,通常会是晚上,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没有黄牛也没有这么多人,车票很便宜。蒸汽机车,冒很大的白汽,发很大的响声,飘很多的煤屑,无论快车还是慢车,误差不大,都需要摇一夜。

 

哲夫:究竟是谁打败了我们?

 

5、记得,那个时候,我每每会随便在一个周末,坐一夜车到北京,买两个香肚吃着逛逛大栅栏,看望一下亲戚,然后晚上依样返程,回来不误第二天上班。那是一种悠然的农耕文明的感觉,已经久违了。唤起我记忆的是坐高铁去北京的车上三小时。一夜十几个小时和三小时是什么感觉?这种感觉让你不得不想起刘志军。这是个让人错乱的伤感的时代的问题,我想,也许需要重新界定一下:功过廓清是否一种基本的人类文明?

 

哲夫:究竟是谁打败了我们?

 
 6、第三届环境教育年会暨中国环境文化教育专家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这是我此次赴京去开的会。这里亮眼的不是环境文化,而是从小学便开始抓起的环境教育,从小便开始给孩子们灌输环保知识环保观念,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性如同刺青也似会成为生命的一部份。悲剧和反讽的意味是,往往是这样,父辈们做不到的,每每就会宽容自己,而寄希望于孩子们,寄希望于未来。这样想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输了。
 
哲夫:究竟是谁打败了我们?

 

 7、坐在主席台正中央和站在黄河背景的这位,在我心中已不是一个人,而是中国环保从无到有的一个具体的见证者、参与者、缔造者之一,他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人,而成为了一个中国环保史大写的符号。中国环保事业光荣、梦想、成就、艰辛、曲折、苦涩、无奈、疲劳、反覆、局部好转全面恶化、他感同身受。他的名字叫:曲格平。


哲夫:究竟是谁打败了我们?

 

8、整整齐齐一天时间,来来回回往返途中,不管是在远望楼的大厅还是西客站或是太原南的候车大厅,抑或是在奔驰三小时的列车上,处处都有闲在的人群闲在的时光,可是包括我自己,做什么的都有,可就是,我伤心却又有点幸灾乐祸地发现:我们成年人确实完蛋了,不得不认输,妈妈的,竟然就没有任何一个人,那怕假装一下:读书! 

哲夫:究竟是谁打败了我们?

 9、阅读是一种文化,快餐式阅读、 浅阅读、泛阅读、实用式阅读、满足于粗知,与系统的阅读、深阅读、精研习、真知,完全不是一个阅读概念。优质的阅读,每每能决定一个人思想的质量和人生的走向。读书不可能使一个庸才变成天才,但绝对有助于智力的开掘,有助于人生的取舍,有助于个人能力的提升。阅读不会使绵羊变成老虎,但可以使绵羊不再惧怕老虎,还可以把欲望的猛虎关进自制和修养的笼子里。只有自律才可以律人,但前提必须是每一个公民都能负起并被保障一根铁栅的权利和义务,那么将会遍地都是笼子,权利的老虎将会走投无路,只能呆在笼子里,反之则将继续。 

 

哲夫:究竟是谁打败了我们?


10、鸟儿为何练翅?马儿为何练蹄?人为何读书?是为了更好的飞翔、更快的奔跑、更精彩的活人。很直接也很正确。但离正确答案还有距离。人民如同百姓也似,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组成这个抽象概念的是具体的人。在今天这样一个现代社会,仅仅还如过去那样说,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已经不能与时俱进,只有高素质的人民,才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才是社会的正能量,才是真正的英雄。不可能每一个都是老子、庄子、孔子、孟子、韩非子之类,但如果人人都类似他们,坚持学习、不断读书、独立思考、自觉自省,所获修为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人民,属于国家,属于人类,与大鹏扶摇九万里骅骝日行千里并无二致,这类优良素质者构建的公民社会,纵令个别人想坏恐怕都坏不了!

 

哲夫:究竟是谁打败了我们?

@哲夫文学类 《天道曲如弓:新闻视角下的曲格平》 主编:李仁臣 中国环境出版社 曲格平是中国环保从无到有的具体见证者、参与者、缔造者,首任国家环境保护局局长、常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代表、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委员兼办公室主任等,被人誉为“中国环保之父”。本书以记者和作家的眼、笔真实生动地捕捉记录一切: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两句唐诗堪为全书文眼和中国环保现状之缩写。
 

哲夫:究竟是谁打败了我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