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作舟作品展

今天上午刘作舟回归与求教作品展隆重开幕


刘作舟其人其画
王学辉
(作者为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刘作舟先生是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六十年代的毕业生,1968年分配到我省就转行从事美术工作,长达8年之久。由于他从少年时期起,就受到良好的美术教育,基本功十分扎实,素描、水彩、油画都达到较好的专业水平。后来,由于工作需要从事新闻工作和文学创作,并曾任太原市文联副主席,他是《城市文学》的创办人,他写的小说曾获山西文学二等奖。无论当画家还是作家,先生都是我省文艺圈中人。
可是,先生又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离开了文艺界,先后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省人大担任各种领导职务20多年,对于社会国家有了更重要的责任与担当,可惜的是,文艺方面的才情却不能充分展现。不过,在此期间,先生仍然挤时间作画,执着地进行美术创作。2008年退休后,先生更是以极大热情投入绘画,取得很大成绩,作品达到较高的水平。2013年10月,山西省文联、山西省大众书画院和山西省美协主办《回归与求教:刘作舟画展》,这里结集出版的是画展中的部分代表性作品。
先生把自己画展的主题定在“回归与求教”五字上面,一方面表现了谦虚求教的品格;另一方面也传达出回归文艺界和画家队伍的新欣之情。我想,所谓“回归”岂止是回归文化圈,更主要的是先生人文情怀的回归,是真我和人性的回归。
读刘作舟先生的绘画作品,我认为具有四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扎实的绘画功底。刘作舟先生没有上过美术学院,但他从初中时代就在老师指导下,打下了很好的素描基本功,大学时期参加北京师大的美工队,特别是工作以后,有了较长时间努力自修美术的基本课程。
二是很强的造型能力。他所画的孔子、老子、墨子、韩非子、李白、杜甫、陆游等古典人物,没有一般的采用写意的手法,而是采用写实的刻画,来塑造人物形象。这些形象都很成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他画的现代人物就更是如此,几幅水墨头像斗方,不着任何色彩,着力刻画人物情态和性格,十分吸引人。
三是深沉的人文情怀。我说“人文情怀的回归”,体现在刘作舟先生的所有画作中,我感到,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性是他的精神之所在。
四是雅逸的笔墨趣味。刘作舟先生是从西洋画转入中国画创作的。西洋画与中国画在画理和绘画实际两个方面都存在差异。我认为,刘作舟先生的画首先是中国画,是讲究气韵生动、笔墨情趣的中国画。
刘作舟简介
刘作舟,北京市通州区人,1943年生,山西省大众书画院副院长,山西省老年书画家协会副会长,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西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