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代需要文以载道
(答北京晨报记者问)
哲夫
中国人说“文以载道”,其实不仅中国如此,全世界都如此。
严肃文学跟网络上流行的通俗文学不同,在更多的时候,它肩负着天然的人类使命,尽管莫言说“没有用处正是文学最大的用处”,这话有深意也,不能简单直白地从字面去解读,它背后包含着许多复杂的东西。
人的一生,多不过百年。这百年的生活,是仅仅娱乐自我,寻求感官的享受,还是也要有精神上的追求呢?其实这是一个不必辩论的话题,一个人,如果没有自我的担当,没有超越性的追求,没有精神上的依靠,那么就不可能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而文学,毫无疑问是人们建构精神世界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是的,精神世界与生俱来,人只要活着,只要还有精神活动,就必然有精神世界。但一个人的精神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则是需要培养和营造的,许许多多诺奖的作者,其实也正是在用他们的作品为人们营造精神的世界的支撑。所以,只要人类一息尚存,没有沦为畜牲,就会有灵魂和精神存在,所以,严肃文学就不可能消亡。
不可能消亡,但并不意味着不会式微,不会边缘化。
今天是一个泛娱乐化和休闲盛行的时代,娱乐当然可以,人应该有一定的精神追求,这是并行不悖的。但是在今天,它们并不平衡。不平衡的原因之一可能和好书难找有关。在全民都是作家的年代,作家其实已经被世俗潮流淹没了。《西游记》里佛祖对唐僧谓叹:“你且休嚷,他两个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你如今空手来取,是以传了白本。白本者,乃无字真经,倒也是好的。因你那东土众生,愚迷不悟,只可以此传之耳。”即叫:“阿傩、伽叶,快将有字的真经,每部中各检几卷与他,来此报数。”我想,在今天,作家也忒卖贱了。
我们的人文生态正在快速地恶化,对于一个社会来说,这不会带来什么好结果。人文生态的恶化和自然生态的恶化是相互作用的,没有一个好的人文生态,人们没有了敬畏、没有了信仰,没有了精神追求,什么都敢想,什么都敢干,什么都不在乎,人心不古,道德沦丧,失去底线。所以我早就这样说过,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盖因人文生态恶化所致,这是因和果的关系,不解决因的问题,只能是隔靴搔痒,扬汤止沸,火上浇油。
所以,必须从根源上进行抑止,万变不离其宗,首先要做的是净化人文生态。需要各种手段,也就是说,依旧需要严肃文学、需要纯文学,甚至可以说,从来没有过一个时代如此迫切地需要,需要那些文以载道的东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