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哲夫:古建新诗之我见(多图)

(2013-03-31 01:41:35)
标签:

不了情

罗宫

新诗

天下

油腻

古建新诗之我见

绵山六迭小记

哲夫

 

山西省境内介休绵山,峰涧林泉湛然如世外仙境,可谓处处有景;人文地理荟萃若藏宝之地,步步有典。相传春秋时人介子推,随晋文公重耳逃亡避祸途中,曾割自己的股肉熬汤奉君,论功行赏时却隐而不仕,晋文公求贤心切,便放火烧山以逼出介子推,孰料介子推宁死不出,与其母双双被烧死在绵山大柳树之下。临死留诗以表明心迹曰:“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晋文公捶胸顿足悲不自胜,为纪念介子推尽忠而不图报的高风亮节,下令封老柳树为清明柳,在介子推忌日,举国寒食,以志其哀,以明其贤,以彰其忠义耿烈。寒食而清明,绵山遂成清明发祥之地。别的不想多说,只想试问一下:割自己的肉给人吃还不求回报,宁肯把自己烧死也不肯出去做大官的人,是不是很傻很天真,在今天还有没有?有木有?

 

以此公为绵山儒家文化代表人物当不为过也。

 

东汉年间绵山即始建规模不等的寺院,且几经废兴,唐代被敕封的空望佛田志超,开中国汉人成活佛之先例,与净土宗创始人昙鸾可为绵山佛教界的头面人物。绵山上的道教大罗宫最是有名,所谓“三清上,曰大罗”也,据称为道教之最高境界。此宫始建于唐玄宗时,毁于兵焱战乱,原址重修于近年。该宫匠心独运,巧为布局,依山傍势而构筑,青砖琉璃,层楼迭阁,飞檐斗拱,画栋雕梁,集道教殿宇之大成。面积达一万多平米,嵯峨于峭壁之上,参错于天地之间,被誉为天下第一道观,其金碧辉煌,气势恢宏,庄严肃穆,拟可直追西藏雪域高原之圣境布达拉宫。故有联曰:造化款款,仿崖边圣乳泉,细诉自然衷曲:清音溅溅,三花聚顶,四时不凋,泌博爱平等沛沛丰乳,以哺天、地、人,捻断佛珠沧桑散。历史幽幽,拟涧畔抱腹岩,远唱人文心声:疏影绰绰,五气朝元,十方共济,袒自由民主便便大腹,予怀释、道、儒,扯破袈裟乾坤聚。

 

堪可矜夸的白云洞,高悬于绝壁之上,乃自然奇观中的气象之谜,洞中每有白云飘出,即为阴雨前兆,白云庵内的唐代《金刚经》石刻更为稀世文物至宝。正果寺中,佛家至宝“包骨真身舍利”达十六、七尊,为绵山独有镇山之宝。凡此种种,比比皆是,难以分门别类,逐项罗列,巨细枚举。自然之功运,地理之殊异,山水之形胜,神工鬼斧,人杰地灵,白水洞石,花鸟虫鱼,可谓集天地人之大成大美大智者也!历史巧合,人文使然,天造地设,使绵山成为清明之源缘,儒家之祠坛,净禅之圣境,山水之福地,天上之人间。非亲力亲为,亲历亲见,不可矜夸,不可胜数,不一而足。我往来此山不下于十数次,每有所得,从不走空。

 

朋友设问:不都是些新修的景观?不还是为了掏空游人的钱袋?值得感慨吗?

 

答曰:值得!这是个被相对论统治的世界,一切皆相对而言。投巨资于地方上的生态环境,于旧址之上恢复修筑原本就有的人文景观,发展旅游这个无烟工业,这钱赚得何等心安理得。比继续投资建污染企业破坏生态环境,不知要干净多少倍美好多少倍积德多少倍。何况,知其然不知所以然,放眼过去和现在,纵观世界人类发展,那一国那一族那一地的人文景观是天生的?是胎里带的?举凡人文景观,有那一样不是人造的?老话说,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就是百年。绵山修复古建与耿彦波在大同修复一轴双城相类似,现在的新景观,百年之后,便是旧文物。还有,十几年前绵山修复古建之时,也遭遇置疑反对之声,其与大同古建修建过程无独有偶,殊料如今绵山已成国家的四A景区,山西省的龙头景点,其年旅游收入仅次于五台山。大同古建手笔之恢宏,非绵山财力物力智力能比,当属国家工程,而绵山今昔之变化,足以佐证大同未来之辉煌。

 

故以古风记之。朋友又有不解,问:你为什么不写律绝?何以总是古风伺候?

 

笑曰:诗歌初始,原本为民间风,见景生情,托物起兴,如童谣、夯歌、号子、山歌、酸曲、信天游、爬山调之类,哼哼哈哈,咿咿呀呀,顺气抒情而已。除上口之外几无讲究。后成风、成雅、成颂、成诗三百,成多事掣肘者种种,成望而生畏之清规戒律,成为一种禁锢,基本或完全剥夺了劳动人民成为诗人的可能,渐成一款书斋中的迂腐学问,遂沦为一些个中人的无病呻吟,演化为一族专门人的营生。运城关帝庙竖石柱多根,上有龙抓猪、捉王八、掐玉米等等的雕刻图案。此民间风也,龙抓之纯真与率性,亦如为文,原无定法。中国广大,口音十里相异,广东话八声而普通话只有四声,难求一律。故不想入那个旧窠,不想因辞而害意,故只喜欢起承转合对仗之法,唯求对自己口音的抑扬顿挫和心灵的泰然舒曼负责,而不甚拘泥于他人的眉高眼低抑或是社会之音韵铿锵,乃边缘化异类境界,不足与人道之。诗歌小说亦如是,有若当下之煌煌建筑,倘若别出心裁标新立异且能矗立千年,未尝不是历史瑰宝文化殊胜?此真古风也。乃归真返朴之风。

 

谨此记之。

 

 

绵上古风六迭

哲夫

其一

此山过往多少次,总能觅得好景致。

楼阁缥缈袭仙衣,殿宇嵯峨执神器。

色浓只因黄昏近,汤沸莫非红日迟。

回回送伊好图词,次次教人惹相思。

其二

峰峦云寒雾霭起,涧谷水软翠黛织。

净土昙鸾包骨坐,古佛空王拈花睡。

四散乳珠山水拾,十披袈裟风月遗。

蜂房泉住释道儒,抱腹岩居人天地。

其三

无须亲往且梦游,未必登临可身寄。

凡胎刚到大罗宫,真身已至正果寺。

云爱崖古庙新鲜,鸟喜涧空谷幽邃。

一羽一毛通道德,一叶一石达仁义。

其四

天梯忽退意稍安,栈桥乍现心复悸。

跌落两枚菩提子,溅起百树莺燕翅。

栖贤反正够风流,水涛横竖足妩媚。

满坡浮名晋侯赐,几畔沉荫阎公植。

其五

倘失当年寒食白,岂有今日清明翠。

磊落班头志轩昂,诚信魁首思睿智。

凭空凌虚引富入,披荆斩棘搜穷出。

忠勇惠施义安村,精诚泽及介子祠。

其六

饮尽日月罢歌吹,殊胜还推绵上醉。

三盅迷惘难了情,九杯懵懂天下事。

方知春秋真意思,不忍众生负苦累。

世故人情似油腻,功名利禄若癣痣。

 

 

哲夫:净禅圣境 <wbr><wbr>山水福地 <wbr><wbr>天上人间(多图)

 

此山过往多少次,总能觅得好景致。

 

哲夫:净禅圣境 <wbr><wbr>山水福地 <wbr><wbr>天上人间(多图)

 

缥缈楼阁登仙籍,玲珑殿宇封圣地。

 哲夫:净禅圣境 <wbr><wbr>山水福地 <wbr><wbr>天上人间(多图)

 

凡胎未上大罗宫,真身已在正果寺。

 

哲夫:净禅圣境 <wbr><wbr>山水福地 <wbr><wbr>天上人间(多图)

 

回回能得好图词,次次教人惹相思。 


哲夫:净禅圣境 <wbr><wbr>山水福地 <wbr><wbr>天上人间(多图)

 

未必亲往且梦游,无须登临可身寄。

 

哲夫:净禅圣境 <wbr><wbr>山水福地 <wbr><wbr>天上人间(多图)

 

色浓只因黄昏近,汤沸莫非红日迟。

 

哲夫:净禅圣境 <wbr><wbr>山水福地 <wbr><wbr>天上人间(多图)

 

一羽一毛通道德,一叶一石达仁义。

 

哲夫:净禅圣境 <wbr><wbr>山水福地 <wbr><wbr>天上人间(多图)

 

世故人情似油腻,功名利禄若癣痣。

 

哲夫:净禅圣境 <wbr><wbr>山水福地 <wbr><wbr>天上人间(多图)

  

倘无当年寒食白,岂有今日清明翠。

 

哲夫:净禅圣境 <wbr><wbr>山水福地 <wbr><wbr>天上人间(多图)

 

天梯才过意稍安,栈桥乍现心又悸。

 

哲夫:净禅圣境 <wbr><wbr>山水福地 <wbr><wbr>天上人间(多图)

 

跌落两枚菩提子,溅起百树莺燕翅。

 

哲夫:净禅圣境 <wbr><wbr>山水福地 <wbr><wbr>天上人间(多图)

 

满坡浮名晋侯赐,几畔沉荫阎公植。

 

哲夫:净禅圣境 <wbr><wbr>山水福地 <wbr><wbr>天上人间(多图)

 

磊落班头志轩昂,诚信魁首思睿智。

 

哲夫:净禅圣境 <wbr><wbr>山水福地 <wbr><wbr>天上人间(多图)

 

凭空凌虚引富入,披荆斩棘搜穷出。

 

哲夫:净禅圣境 <wbr><wbr>山水福地 <wbr><wbr>天上人间(多图)

 

云爱山古寺新鲜,鸟喜涧空谷幽邃。

 

哲夫:净禅圣境 <wbr><wbr>山水福地 <wbr><wbr>天上人间(多图)

 

忠勇惠泽义安村,精诚恩被介子祠。

 

哲夫:净禅圣境 <wbr><wbr>山水福地 <wbr><wbr>天上人间(多图)

 

饮尽天下罢歌吹,殊胜还推绵上醉。

哲夫:净禅圣境 <wbr><wbr>山水福地 <wbr><wbr>天上人间(多图)

 

栖贤反正够风流,水涛横竖足妩媚。

 

哲夫:净禅圣境 <wbr><wbr>山水福地 <wbr><wbr>天上人间(多图)

 

三盅迷惘不了情,九杯懵懂天下事。

 

哲夫:净禅圣境 <wbr><wbr>山水福地 <wbr><wbr>天上人间(多图)

 

方知春秋真意思,不忍众生负苦累。

哲夫:净禅圣境 <wbr><wbr>山水福地 <wbr><wbr>天上人间(多图)

 

世故人情似油腻,功名利禄若癣痣。


哲夫:净禅圣境 <wbr><wbr>山水福地 <wbr><wbr>天上人间(多图)

 

世故人情似油腻,功名利禄若癣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