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不爱劳动哲夫 |
分类: 哲夫人文纪实类 |
4、现在我们的农民,我们的劳动人民不爱劳动,爱休息。劳动人民不爱劳动,劳动人民害怕劳动,劳动人民不会劳动,连地也种不了,你说这么个德性,你说这玩艺可怕不可怕?!
张贤亮说:民间有句俗话,叫:背死爷爷,吃死孙子。什么叫背死爷爷呢?他那片种瓜的沙地土周围没有水,要想保持土地原有的水份,他就背那种卵石,把它铺在沙地上,铺一层,那么天上下雨了雨水都通过卵石渗透在地里,雨水冲不走肥土,也流不走,出太阳也不容易蒸发出去,下边老是有一片湿润。你看一亩地6060平方米,铺那么一层石头,一铺就是几亩地,确实要背死爷爷。可子孙后代都跟着受益,吃也吃不完,这就叫吃死孙子。
我对此极感兴趣,问:现在好像见不到这种方法了吧?
张贤亮一下激动起来:你看,你看看,就是这个问题嘛!他现在用水方便了嘛!他可以灌溉了嘛!电闸这么一开,哗地这么一灌,他还背死爷爷干什么呢?!
我由衷地高兴:这很意思呀,好多人不知道,我来宁夏没听人说过这个事呢?
张贤亮笑道:哎,这就对了啊,你知道,我是个老农啊!你这一路走过去,没有听人说,也见不到了吧?为什么见不到了呢?电灌方便了嘛!
我感慨道:电灌方便了,就扔掉老传统,不光不节水,还大水漫灌!连那么有意思又很优良的节水方法也因此被废弃了,失传了,都被人们遗忘了!
张贤亮:对,那种传统的抗旱的保墒的节水的农耕技术,是上千年来至少也有几百年来农民们积累的宝贵经验,应该挖掘,发扬光大,现在有这个机那个机,拉几车卵石那么一铺,容易的很。好的耕作方式不应该丢掉,比方说,锄头下边有三分水,现在谁还在乎三分水,没水咱就灌!人都变懒了,谁还肯花力气去锄地!
我附和:现在断流最长时间已经超过了280多天,淡水不入海已经达320多天!
张贤亮:所以节水和水土保持的老传统不能丢,像封山育林啦,绿化啦,筑堤啦,护堰啦,还有传统的可以节水的保墒的抗旱的好的耕作方式,加上改变这种大水漫溉的习惯,还有先进的科学技术的节水农业等等。
我问:宁夏的黄河问题有些什么?
张贤亮很坦白地:这个问题我不大好说!宁夏有个工程,很有名,叫1236工程还是叫什么,我搞忘记了,也是一个引黄灌溉工程,就是将黄河的水提灌上去,将一百万亩旱地,变成水浇地,解决一批农民的脱贫问题,这当然也没有错,可其实这还是一种掠夺黄河水资源的做法。我觉得这不是很合适的,国家分配给宁夏的黄河水每年是40亿立方米,据说宁夏还没有用够,还有17亿个立方米的黄河水可以抽来用。我的忧虑是水这个东西不是国家给的,水是老天给的,如果老天没有水,下游快断流了,中央还会给你宁夏那么多水吗?能给你20亿就不错,说不定还给你减个10亿,你怎么办,你上那么个大工程,花那么多钱,到时候没有水,你用不上它怎么办?就是国家给你投钱,也是白花冤枉钱。我总觉得靠传统农业的提水灌溉来解决宁夏的农业问题是没有出路的,必须依靠高科技,把那一笔用来引黄灌溉的钱用来发展高科技节水农业,这不是很好吗!是不是?另外还要改变户藉制度,让那些土地条件已经很差的地区的农民主动走出去,现在国家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叫什么掉装工程,石河子有些农民就搬到别的地方去种地,离开后,经过两代人那片不好的地方条件就会改善。我们国家的政策已经有所改变。不过有一点很可怕的,现在我们的农民,我们的劳动人民不爱劳动,爱休息。劳动人民不爱劳动,劳动人民害怕劳动,劳动人民不会劳动,连地也种不了,你说这么个德性,你说这玩艺可怕不可怕?!
我说:这事我也听说过,以前农民种地讲把式,那些农民每个人都挎一个粪筐天天一大早就起来拾粪,用的是有机肥,点瓜种豆靠挑水浇地,惜水如金,一年四季,耕地、摇耧、播种、锄草、收割,都是靠庄稼把式实干苦干加巧干一下一下干出来的,可是现在农民用电灌浇水,一立米水才几厘钱,海开来用就是,不大水漫灌才是见鬼。他们既不肯拾粪也不去积肥,因为有了化肥和农药,就不必下力气作弄,庄稼也长得很不错。城市的粪尿全被抽水马桶抽到河里去污染水源,结果庄稼变异,粮食和瓜果越来越不如从前好吃,土地也越来越板结和退化。难怪上一辈的老庄稼把式很伤心也很不服气地说:自从有了电灌、化肥和农药,种地就不是一门手艺了,当农民就轻闲容易了,但那叫种地吗?那是在糟踏土地!
张贤亮:这都是我们的制度造成的。我刚才跟你说的这些--也只有我可以跟你说,因为我以前从事过二十多年的农业生产,是个真正的老农!
我们有关黄河的谈话至此结束,又扯起了别的问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