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巴碎碎念不再同学少年
文/凌汉晨
日子满打满算,来上海也近一年时间。须承认,对这里的认知处于懵懂状态。有时候,彻夜等候也寻觅不到路口。认为这里永远会有追求不尽的机遇,有自己依偎的梦想,更或有想法子在这里实现自己期许的。踏破所有铁鞋再回首没有找到几个符合我内心的初衷。并非自己不努力,并非自己不智慧,并非自己受唯唯否否性子诅咒。而是,怪那遥远的记忆微凉,没有一种角色让我变得神采飞扬。 http://s9/mw690/50101fbetdebd913bb468&690
终于,前段时间专门花时间回湖北办离校手续,这就意味着我跟一个地方隔离了关系,但是实在不忍。毕竟千丝万缕总是有些许割舍不下。再回到上海,仿佛自己变换了一种心理。经理跟我说,我算是真正步入社会了。一下子戳穿我内心深处,实话说很不情愿被华丽地褪去学生这个头衔。犹记得在去年时候,进入一家小公司实习,每天从事的都是非专业之外的琐事,总认为没那个必要纠结琐事之上。对于事情处理都抱以学生气,什么事情搞不定的时候就会支支吾吾,干起事来会是不见成效的那种。老总最后也没有过多追究我的职责,因为老总也没有对我一个学生有过多的指望。顶多希望我能够学到一些知识。因此十分感激曾经在我还拥有学生代名词的时候帮我满足了一下我的小小虚荣。这种虚荣是一种庇护,希望着这种虚荣永远没有end的那天,偶尔拿她当做一种习惯就可以经常说服自己接受很多东西。相当喜欢。所以在现在回想起来,能够理解当时我为何会是那种臃肿的样子。有时候不成气候的自己就会习惯性地拿来思忖许久,这是毛病,也是同学少年时候我的毛病。这也让我联想到的是:我没有学会忘却我是谁。
三年前,背负孤僻附加一些桀骜的脾气只身去湖北上学,那里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没有同学。起初,人地生疏,形单影只。后来,慢慢发现电话薄里可以有很多用来拨号的朋友,我就会很开心。因为把自己抽离到不再孤独畏惧的小天地。很多次在自己的文字里提到在湖北的日子。总以为,那时候还是个同学少年时的我能够有那么大能耐是件值得炫耀的事情。的确在那段时间里攸忽更换了的角色大于我生命中任何一种变换,只若初见的感觉莫名地更加迥异。一下子,关于未来,关于亲情,关于友情,关于爱情。我都会将他们小心翼翼地放在自己培养皿里培养,或多或少,都花了不少心思。希冀着以后的某一天能够顶得上用处。如我所愿,我拥有了改变角色的契机,有了得天独厚的新环境,有点嘚瑟自己的料事如神,果真有派上了用场。
如今自己不再是一个同学少年,不再生活在单纯的学校里。步入社会了我不可能还是那一成不变的老思路生存。社会是一个大熔炉,十分复杂。与之而来的是,我有些无法适应社会大形势。别以为跟人家礼貌点,谦卑一点就可以有种融洽似乎太天真了。此时此刻我必须摒弃单一思考问题习性。常常有人认为我不成熟,我会驳斥我是同学少年一个怎会成熟。以前认为不成熟没多大碍事。但时至今日发现我表现的言行总让人接受不了,现在也让自己接受不了了。因为我不再是那个同学少年了。
那么,是不是需要给自己一些体谅呢?哪怕现在的自己过得不好。
哪怕现在被人家瞧不起。哪怕被真实的生活控制!我想知道,那个同学少年时候,我会很开心。那么,间或不顺心,无人宠时候,是不是很有必要嘴巴里碎碎念不再同学少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