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齐桓晋文之事》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2007-12-17 23:11:32)
标签:

知识/探索

齐桓晋文之事

分类: 语文

  一、课文助读
  1. 内容结构
  《齐桓晋文之事》是一篇对话体议论文,即通过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确定中心论点,并论证它。也就是说,此课若除去对话的形式,就是一篇很典范的议论文。

  从开头“齐宣王问曰”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为第一部分。这一部分由孟子之口提出了中心论点:保民而王,莫之能御。这部分由齐宣王问“霸道”而引起孟子说“王道”,顺势提出了“保民而王,莫之能御”的中心论点,而下文则将围绕这个中心论点来进行论述。

  从“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到“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为第二部分的第一层。这一层是从正面论述齐宣王有“不忍心”,可以“行王道”。在这一层中孟子针对以羊易牛衅钟、恩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的情况,说明“推恩足以保四海”,即“保民而王,莫之能御”。

  从“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到“其若是,孰能御之”为第二部分的第二层。这一层是从反面论述用武力称霸必败,并提出施行仁政保民而无敌,即“保民而王,莫之能御”。

  以上两层为课文第二部分。第二部分是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中心论点“保民而王,莫之能御”。

  从“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到课文之末为课文第三部分。这一部分是孟子阐发王道仁政的具体主张。

  2. 写作特点
  课文在写作上特点突出,很值得学习借鉴。
  (1)中心突出,结构严谨
  全文紧紧围绕中心论点论述,从正反两方面论证论点,结尾具体阐发论点。全文的议论结构很严谨,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

  (2)感情强烈,雄辩有力
  孟子以民本思想为根基,全文含蕴同情爱护民众、憎恶暴政和不义战争的强烈感情,宣传自己的主张,很有说服力。文中多整齐的句式,一气呵成的论述也增强了气势和说服力。

  (3)善设机巧,引人入彀,善用譬喻,生动说理,发人深思
  如孟子抓住齐宣王以羊易牛衅钟之事,认可他有“不忍之心”而言“是心足以王矣”这样稳住对方,使之能听进自己论述,也把它控制在自己手中,从而使之认可信服自己的观点。

  孟子用“力举万钧,不举一羽,明察秋毫,不见舆薪”、“挟太山超北海,是不能”、“为长者折枝,是不为”、“缘木求鱼”等,都是巧设譬喻,使得说理生动有力,显出了为文机智。

  二、能力训练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6题。
  陈瓘字莹中,闽人。有学问,年十八登进士甲科。绍圣初用章惇荐,为太学博士。先是之惇妻尝劝惇无修怨,惇作相,专务报复,首起朋党之祸。惇妻死,悼念不堪。莹中见容甚哀,谓曰:“公与其无益悲伤,曷若念夫人平生之言?”盖讥惇报怨也。惇以为忤,不复用。曾布为相,荐莹中为谏官,为都司。蔡卞据王安石《日录》改修《神宗实录》,曾布亦主熙宁元丰之政。莹中上布书,谓卞尊私史以压宗庙,及论时政不当。时布又以为忤,出之。莹中为谏官时,上皇极言蔡京、蔡卞不可用,用之乱天下。蔡京深恨之,屡窜谪。例用赦放归,犹隶通州。一日,莹中之子走京师,言蔡京事。诏狱下,明州捕莹中甚急,士民哭送之,莹中不动。既入狱,见子被,笑曰:“不肖子烦吾一行。”蔡京用酷吏李孝寿治事,孝寿坐厅事帘中,列五木于庭,引莹中问之。莹中从容曰:“蔡京之罪,某实知之,不肖子不知也。”多求纸自书。孝寿惧,以莹中为不知情,即日放归,再隶通州,子配海上。莹中撰《尊尧集》,今行于世。靖康初,不及大用死,特赠谏议大夫。(邵伯温《邵氏闻见录》)

  1. 下列句子中加红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先是敦之妻尝劝敦无修怨   修怨:报复仇怨
  B. 用之乱天下       决:决定
  C. 蔡京深恨之,屡窜谪     窜谪:贬职流放
  D. 见其子被         系:拘囚

  2. 下列句子中加红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盖讥敦报怨也
    及论时政不当
  B. 谓卞尊私史压宗庙
    不及大用
  C. 上皇极言蔡京、蔡卞不可用
    莹中不
  D. 既入狱,见子被系
    蔡京用酷吏李孝寿治

  3. 下列句子中加红部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敦作相,专务报复   专务报复:专门做报复的事情
  B. 公与其无益悲伤    无益悲伤:对身体没有好处地悲伤
  C. 不肖子烦吾一行    烦吾一行:使我烦恼一次
  D.蔡京之罪,某实知之  某实知之:我确实知道它

  4. 下列句子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起朋党之祸——首先制造了诬陷别人结为宗派集团的灾祸
  B. 惇以为忤,不复用——章惇认为他违背自已的心愿,不再重用
  C. 多求纸自书——要很多纸自已写
  D. 以莹中为不知情——认为陈莹中不也解实情

  5.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陈莹中正直无私无畏的一组是
  ①绍圣初用章敦荐,为太学博士
  ②公无其无益悲伤,曷若念夫人平生之言
  ③曾布为相,荐莹中为谏官,为都司
  ④莹中上布书,谓卞尊私史以压宗庙,及论时政之不当
  ⑤蔡京之罪,某实知之
  ⑥靖康初,不及大用以死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⑥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解说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虽然章敦推荐陈莹中做了太学博士,但陈莹中还是敢于借机讥讽章敦在政事上报复仇怨的做法
  B. 曾布推荐陈莹中做谏官,陈莹中议论曾布主持朝政不当,因而遭到曾布的迫害而流放
  C. 陈莹中向皇帝极力进言蔡京、蔡卞不可用,受蔡京忌恨,多次被流放,依惯例因赦免而放归
  D. 陈莹中儿子到京城说蔡京的事,陈莹中因此被捕,但也毫不畏惧蔡京淫威而书写蔡京之罪

  附参考答案及译文
  1. B   2. A   3. C   4. D   5. C    6. B

  [译文]
  陈灌字莹中是闵人。他有学问,十八岁考中甲科进士。绍圣初年因章敦推荐,做大学博士。在这之前,章敦的妻子曾经劝章敦不要报复仇怨,章敦做宰相,专门做报复的事情,首先制造了诬陷别人结为宗派集团的灾祸。章敦妻子死,章敦哀悼思念痛苦不堪。陈莹中看见章敦面容很悲哀,对章敦说:“您与其对身体没有好处地悲伤,哪如考虑夫人活着时的话呢”这话是讥讽章敦报复仇怨的做法。章敦认为陈莹中违背自己心愿,不再重用他。曾布做宰相,推荐陈莹中做谏官,做都司。蔡卞根据王安石《日录》改写《神宗实录》,曾布也主管施行熙宁元丰时的新法政事。陈莹中呈上曾布书信,说蔡卞尊重私人史书来压制国家,以及议论当时政事不得当。这时曾布又认为他违背自己心愿,把他调出朝廷。陈莹中做谏官时,向皇帝极力进言蔡京、蔡卞不能任用,任用他们一定扰乱天下。蔡京深深忌恨他,多次把他贬职流放。按惯例因赦免被放回,还是隶属通州管理。一天,陈莹中的儿子跑到京城,说蔡京的事。官吏奉诏令关押狱中,州府逮捕陈莹中很紧急,士人百姓哭着送陈莹中,陈莹中没有慌乱惧怕。入狱以后,见到他的儿子被拘囚,笑着说:“你这个不肖的儿子烦劳我来一趟。”蔡京任用酷虐的官吏李孝寿审理这件事,孝寿坐在厅事帘子后,在庭堂上排列着枷、镣、铐等刑具,带来陈莹中审问他。陈莹中从容地说:“蔡京的罪过,我确实知道,我的不肖儿子不知道。”他要了很多纸自己写。李孝寿害怕了,按照陈莹中是不知道实情,当天放他回去,再次隶属通州管理,他的儿子发配到海边之地。陈莹中撰写了《尊尧集》,现在在世上流行。靖康初年,没赶上受重用而死,朝廷特地赠官为谏议大夫。

错过

  一提起“错过”,闪入我们脑中的经常是不好的印象。七十几年一遇的哈雷彗星接近地球,我们错过了观察的最好时机,捶胸顿足,痛苦地开始了另一个等待;俄罗斯皇家芭蕾舞团来京表演,没有买上门票,后悔莫及。错过让我们失去体会美好事物的机会,错过让我们指责自己的无能,错过让我们陷入懊恼悔恨的深渊,无法自拔。

  然而有时,错过不失为一个机会,让我们腾出时间和心神去做其它的事情。错过了现场观察,我们却从电视上得到更清晰的图像和详尽的解说;错过了高水平的芭蕾舞,我们却在书海中得到知识的洗礼。

  错过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如果奥黛丽·赫本不是因为父亲的出走和自己的身体错过了心目中最神圣的舞蹈院校的招收,她不会成为艳冠二十世纪的影后。正如西方人所言,“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必会给你开另一扇窗”。错过一件事,并不代表错过所有事,在短时间的懊悔遗憾过后,重新拾起自信,环顾四周,寻找其它美好的事物,也许会给自己一个惊喜。

  对于“错过”,如果细细思考,不光有遗憾痛苦与重整旗鼓,还有“庆幸”的意味。

  我的扬琴老师刚刚从俄罗斯回来。一番风土人情的介绍及游览过后的感慨与赞叹过后,老师向我道出令他现在还惊魂未定的事。当他赶到莫斯科火车站时,看到的只是远方轨道上的一个点缓缓挪向圣彼得堡。沮丧的他只得买下一班的火车票。当他再次来到火车站时,发现人很惊慌,大屏幕上公布着由莫斯科开往圣彼得堡的火车被炸的消息和现况,一节车厢被炸碎,前后共四节车厢翻倒,火车出轨。老师顿时也成了神态紧张的人们中的一员,同时感谢自己错过了那列火车,感谢错过后给他带来的生的可能。

  当然,只有少数人的生命中有这么千钧一发的事情,但不得否认,错过会给我们带来新的希望。

  没有人会真正喜欢错过,没有人会因为自己的希望落空而顿开心颜,但我们在失望过和后悔与懊悔尽快挥别,告诉自己有多么幸运,因为我们可以走进错过为我们打开的另一扇门。

  [评语]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此文写出了自己的理念,“错过”可以带来机会、希望、幸运,因而不要为一时一次“错过”而懊恼。文章材料很丰富,语言很流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