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桥中学徐南平院士

(2008-06-07 11:01:58)
标签:

杂谈

分类: 产业

http://www.njut.edu.cn/images/xnp.jpg

徐南平,男,汉族,1961年4月生,安庆桐城大关人,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省长助理,苏州市副市长,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省委委员、南京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膜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科技创新协会会长,首批中国火炬创业导师。1978年毕业于安庆市桐城县大关高中(2008年桐城大关高中与安庆市杨桥中学结为友好学校,杨桥中学副校长倪申潮为大关高中的校友,并组织杨桥中学教师到大关考察),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在合肥工业大学无机化工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1982年9月至1985年4月在上海化工研究院无机化工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并留院工作,1986年2月至1989年12月在南京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学习获博士学位并留校在化学工程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993年5月晋升为教授,1995年被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1996年10月担任研究生处处长,1999年5月任南京化工大学化工学院院长,2001年12月起任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先后于1994年以客座教授身份赴美国匹兹堡大学从事合作研究,1997年以顾问身份赴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访问,2002年作为JSPS访问学者访问日本。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桐城市大关高中1978届毕业生名单
1方清华、2 方宝珍、3 王文全、4 王秀珍、5 倪兆、 6倪泽义、7 倪益海
8倪桂霞、9 倪申如、10 倪晋奇、11 占泽霞、12 叶延满、13 叶应来、14 孙开勇
15孙锦秋、16孙成林、17江兵、18 江超英、19 江林国、20 齐龙英、21 刘小平
22刘安平、23刘锁英、24刘静玲、25刘凤年、26 汪辉林、27 汪存元、28 吴朝阳
29吴朝霞、30吴来文、31吴文贵、32吴海青、33 吴桐安、34 何平奉、35 何凤珍
36李泽白、37李泽秀、38余秀云、39余卫星、40 余中民、41 余友民、42 余友年
43束早英、44张复才、45张青山、46项月英、47 赵万友、48 赵明树、49 周文芳
50周爱珍、51陈幸福、52陈昌利、53洪德胜、54 许志林、55 胡习斌、56 胡典高
57胡小宁、58胡启山、59肖四海、60杨小平、61 杨林才、62 杨超英、63 夏吉省
64陶方桂、65都小英、66黄学峰、67黄崇德、68 房列银、69 徐南平、70 崔生根
71高宗流、72程爱青、73姜长舟、74姚成舟、75 鲍官银、76 潘建宁、77 梅建
78雷柱来、79童德年、80魏安才、81 占旭光
1丁帮胜、2 丁爱华、3 倪娟美、4 倪锦云、5 倪法来、6 倪晋和、7 倪晋芳
8倪渐升、9 倪宝星、10 王良元、11 王胜超、12 方为民、13 王文进、14 尹瑞
15甘益民、16占福明、17刘少乐、18刘大平、19 刘跃进、20 刘竹兰、21 刘先海
22刘建设、23王安平、24江金鹏、25江守应、26 吴苏州、27 孙爱英、28 孙天中
29余桂年、30余干劲、31余友三、32余志祥、33 余友斌、34 汪启霞、35 汪丽萍
36汪善福、37汪忠、 38 陈继兵、39 陈为进、40 陈爱华、41 李友来、42 李爱琴
43张斗云、44张恕才、45张千兆、46张绳如、47 张孝桐、48 张萍、49 洪飞
50季贤国、51高宗年、52高宗?、53胡训花、54 胡先旺、55 笪和平、56 笪贤启
57笪建国、58施正国、59施德福、60徐国生、61 程百财、62 侯长年、63 钱让和
64黄崇辉、65黄金贵、66黄志俊、67陶竟成、68操大社、69崔同全、70崔萍
71魏安才、72梅建、73梅玲、74姚兴国、75阎树银


徐南平院士出生于历史文化名城、享有“文都”盛誉的安徽桐城山区,他说,记忆中小时候的家乡是“贫穷落后,一片萧条”,虽然家乡贫穷但文化的氛围却“根深蒂固”,村民干活休息时都坐在草堆里、大树下看《三国演义》。印象最深的就是过年时,每家每户摇摇欲坠的房门上全都挂着一副崭新的春联,春联大部分都是村民自编、自写的,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字都特别漂亮,他最喜欢在雪地里挨家挨户地跑着看。少年时的徐南平每天晚上就着黄豆般微弱的煤油灯光读书写字,这灯光一直伴随着他考上合肥工业大学,接着又考上了上海化工研究院硕士生,1989年12月,徐南平在南京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完成了博士学业,留校开始从事膜技术的研究。2005年,年仅44岁的徐南平院士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江苏省最年轻的院士,被称为“娃娃院士”,也是我国化工高等教育一代宗师时钧先生的第15位院士弟子。目前,他除了担任南京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挂职苏州市副市长之外,还兼任南京工业大学膜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江苏省材料化学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膜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化学工程学科首席教授,主要从事化学工程领域的研究工作,同时也是我国膜领域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他所研究的膜技术被广泛运用于食品加工、水质净化、环境治理、制药工业、化工与石油化工等领域,用于产品的净化分离。
“真舍不得你离开”
谈起老师的影响,徐院士仿佛回到了那曾经的求学岁月,语言中饱含深情。他说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是故乡的老师,是故乡的人文精神为他启蒙,让他度过了充满幻想的十七年,也奠定了做人、做事的一些基本原则。三年级时,当年幼的徐南平作为一个优等生转学的时候,班主任胡老师做了一个非常浪漫而且出乎意料的举动,紧紧抱住他,说了一句:“我真舍不得你离开”,这种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之情让徐院士至今仍难以忘怀。二十年后,当徐南平也成为教师后,一直坚持把关爱学生放在第一位。四年级的时候,由于调皮,小小的徐南平也曾一度成为全班最差的学生,父母准备不让他继续读书,老师比他还着急,多次到他家中,说了这个差等生的很多优点,老师的期望与信任,让他深受震撼,从此发奋学习。今天面对自己学生的时候,徐院士依旧坚持“有教无类”的精神,对任何学生都充满了期望与信任。让徐院士津津乐道的是初一时候的刘决升老师,上课看《三国演义》被刘老师发现后,刘老师没收了他的书,当快要下课的时候,刘老师却给同学们读了一段《三国演义》,徐南平清楚地记得,读的是关云长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徐南平满怀深情地说,这是他今生听到的最优美的朗诵。下课的时候,刘老师就把书还给了他,说了一句,读书很好,但不要上课的时候看,否则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徐院士说,正是故乡教师的关爱、期望、宽容与付出,抚育了他,也成就了千千万万的安庆学子,让无数学子通过教育改变了命运,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了贡献,这也正是教育的真谛所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