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探亲,下午阳光不错,到附近的安吴堡看看。安吴堡位于泾阳县云阳镇,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小村庄,却有着不平凡的历史,以安吴寡妇、安吴青训班、吴宓故里而闻名。

安吴寡妇(1868—1910)姓周,三原县人,17岁时出嫁安吴堡村吴家,丈夫因染疾不愈,婚后十余天病故,周氏无子守节,尽忠尽孝。后其掌握了这个家族的实权,成为经营官盐的大商业资本家。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太后逃到西安,吴家寡妇向慈禧太后捐献了十万两白银,被慈禧认作干女儿,并封为“一品夫人”,“安吴寡妇”声名远扬。
安吴青训班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在国民党统治区安吴堡创办的一所战时青年干部学校。自1937年10月创办至1940年4月奉命撤离,历时两年半时间,共举办14期,培训学员12000余名,分别输送到延安、抗战前线、敌后根据地等地参加抗日救国斗争工作,为抗日青年运动的蓬勃发展做出了卓著的贡献,在中国青年运动史上立下了丰碑。
吴宓(1894—1978),泾阳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西洋文学家、国学大师、诗人。国立东南大学(现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教授。1950年起任西南师范学院(现西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吴宓是清华大学国学院创办人之一,学贯中西,融通古今,被称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培养了钱钟书、季羡林、曹禺等都著名学者。文革中,他受到迫害,左腿跌折,双目失明,境遇悲惨。1978年1月17日逝世,葬于泾阳县安吴村吴氏陵园内,1979年8月平反昭雪。
安吴青训班旧址,也是吴氏庄园的旧址




这座楼有点气势



吴氏陵园,一代大师吴宓归葬于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