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8点钟醒来,喝了2碗玉米粥,馒头就咸菜吃着比较舒服。厚畛子离老县城还有20公里,走路时间不够。让老根联系当地车往返老县城,谈好价格,顺着黑河向前走。有人说这段路是秦岭的精华所在,此话果然不虚。走在幽静的小路上,阳光斑驳的洒在河面,河水轻缓的石上流过,间或听到小鸟轻柔的叫声,刹那心融入了自然,忽然几只山鸡扑棱的从头顶飞过,打破了山林的寂静。

走了约40分钟,坐上来接我们的面包车。路况的确比较差,多处有塌方的痕迹,几处路窄弯急坡陡,还需要翻上2000米左右的秦岭梁,相当难走。一路上人很少,只遇到几位驴友和骑友,很佩服。当地司机经验丰富,1个小时左右顺利安全到达老县城。
老县城的3个城门已经修复,但因近来雨水较多,西门已部分坍塌。老县城的目前有38户人家,老人孩子居多,年轻人基本都搬到山外去了。村里散养了一些牛,随意在城内走动,并在城门洞留下大量牛屎。4个人在曾经的县城中溜达,这里基本上看不到曾经的繁华,县衙、庙宇、客栈都已湮没,石碑也集中到了文管所,怎么看也就是一个普通的小村庄。

闭上眼睛,让思绪回到很多年以前。那个时候人们沿着傥骆道穿过秦岭到达南方,披星带月赶路的人们发现了这片富饶安宁的山间盆地,慢慢的这里开始繁华起来,有了集市、客栈、酒楼,以及赌场、妓院、土匪。道光五年(1825年)开始建城,因为曾经出土了两尊石佛,县城命名为佛爷坪,简称佛坪,隶属汉中府,扼守着秦岭要道。县城很快热闹起来,人口最鼎盛的时候近万人。然而社会动荡,世道艰难,繁华也如过眼云烟转瞬即逝。明国十四年,新旧县长交接,却不料同时被土匪劫持杀害,续任县长考虑到匪情严重,直接带领手下在袁家庄办公(今日佛坪县驻地),城中的居民也拖儿带女向南而去,追随县长迁到了新县城,老县城从此没落,只留下很少几户人家坚守着家园,在这四面环山的小村庄中,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他们操着明显的陕南口音,解放后成为周至人,并随周至县一起划归西安市管辖。多年后,人们重新发现了这个小村庄,称之为“西安的香格里拉”。
老县城不大,十几分钟就走出了东门来到城外。城外空地不少,为防野兽都用围栏圈了起来,曲曲弯弯,有点塞外的感觉。走到号称西安离钟楼最远的王三圈家,他正在独自一人砌墙,准备建一个酒坊。王三圈上过电视台,也算是名人,独立小院,旁有小河流过,俨然世外桃源,听说饭做的挺好,农家乐生意不错,不过今天就只有我们几个人路过,这地实在是太偏僻了。王三圈家的狗送了我们很远,然后开心在地里追着野鸡玩。
在村中买了本叶广岑的《老县城》,卖书的就是书中曾经的民办教师,学校解散现已独自在家务农,孩子们都已在40公里外的周至上学。叶广岑曾经在周至挂职9年,多次在老县城常住写作,对老县城感情深厚。
找了户农家休息吃饭,坐在房檐下,感受着午后温暖的阳光,看着远处隐约的太白山跑马梁,心情舒畅。饭后到都督门溜达了一下,找到太白登山口,参观引胥济黑工程。黑河的水已经不够西安使用,将流过老县城的汉江支流胥水河穿过秦岭梁,引入黑河供水西安。
下午2点钟回到厚畛子镇,开车回家,山路弯弯,整整开了5个小时,晚上7点到家,完成本次休闲之旅。老县城风景独特,非常值得一去,走路、骑车、开车皆可。一路上遇见不少驴友、骑友,都玩的挺开心。开车的话建议开到厚畛子就好,厚畛子到老县城的路况较差,有一定危险,不建议开车前往,可租当地老乡的面包车,单趟200元,不过现在强人也不少,在老县城就见到不少小车,包括QQ都成功到达老县城,佩服。夏天是旅游旺季,去时记得问清路况,并订好房间,这里绝对是避暑的好地方。
清晨在黑河边

秦岭梁





左侧山谷就是老县城

西门9月30日倒塌

南门

曾经的赌场荣聚站,新修的

保护站,上一个月班,休息一个月


东门

戏楼

农舍



王三圈欢迎您

土坯房


狗一直送我们很远

农舍

城隍庙,新修的


远处就是开进来的QQ车

民办教师家

做土豆粉

老县城的孩子

农家乐





文管所





引胥济黑工程


远望太白山



美丽的黑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