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宇车城和岳阳兴长的蹊跷大宗交易意味着什么?
(2011-01-10 18:29:49)
标签:
股票实战股票 |
2011年1月4日,金宇车城发生一笔大宗交易,机构专用席位以7.7元的价格卖出237万股,接盘方来自中信证券上海沪闵路营业部。同时,岳阳兴长亦发生一笔大宗交易,机构专用席位以18.44元的价格卖出204万股,接盘方也来自中信证券上海沪闵路营业部。当日,金宇车城、岳阳兴长收盘价分别为8.64元、20.53元,大宗交易价格较收盘价折让10%、10.9%。
金宇车城、岳阳兴长均是深市小盘公司,前者总股本1.28亿,后者1.94亿。同时查阅两公司2010年三季度报中的股东榜,237万、204万的大宗交易额意味着出让方至少是两公司前三大流通股东。但引人疑惑的,三季度末,岳阳兴长的机构股东仅有华夏系两支基金,合计持260万股;而金宇车城因常年业绩颓靡,近年无一家机构入驻前十大股东,此次大宗交易平台上巨量的机构持股从何而来?查历史资料,奇异的是,2010年12月30日,金宇车城、岳阳兴长也曾发过两笔大宗交易,交易席位、数量、金额几乎均与前述相同,仅有的差别是——原来的买卖方席位恰好相反;以及岳阳兴长的交易单价略有降低,为18元,但也较12月30日收盘价折让10%。
统计上市公司股东数据,2008年之后,张寿清之名出现于股东榜一共13次,期间绝大多数系因拍卖获得法人股而登榜,类似金宇车城及岳阳兴长者,通过二级市场买入后登榜极为罕见。此外,金宇车城另一位自然人股东陈学东亦是张之友,曾同进同出于ST九发。至于那位接盘机构的身份,不出意外,市场将于今年4月底两公司公布年报之际一睹真颜。届时,蹊跷行为或有另一番合理解释。(记者郭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