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铺路》观摩课
(2017-03-20 20:51:32)| 分类: 我的教案 |
小班数学活动《铺路》说课稿
一、说教材
五、说活动过程
小班数学观摩课教案
活动领域:数学活动
活动内容:《铺路》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的认识及两种图形的转换关系。
2.培养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彩色房子、自制小路(上面镂刻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图形)。
2.兔子头饰1个。小兔图片六个。
3.形状、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多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这是小兔的家。你们瞧,小兔出来了。
(2)天气真好,兔妈妈带小兔想到外边去找吃的。刚走出家门,就摔了一交,小兔只好一瘸一拐地回家了,兔宝宝们也没有食物吃了。
(3)小兔为什么会摔倒呢?(因为地上有坑)这些坑是什么样子的?(长方形、圆形……)
2.复习图形
(2)正方形是什么样的?正方形和长方形什么地方不一样?
(3)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
(4)圆形有没有角?
(5)这是什么形?(半圆形)
(6)你们看,这里有两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我只要说声“变”,它们就会立刻变成另一种图形。不信,你们瞧,它们现在变成什么形状了?(长方形)这个长方形是怎么变出来的?(两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拼在一起变出来的)
(7)鼓励幼儿操作:用同样方法把两个一样大的半圆形变成圆形;两个一样大三角形变另外一个图形。
3.铺路:鼓励幼儿动手操作补坑。
(1)小兔家门口的小路上有各种形状的坑。谁能想出好办法,让小兔走在路上不摔倒?(把坑填平)
(2)我们一起来铺路吧,请你们把圆形材料放进圆形的坑里,把三角形材料放进三角形的坑里,把正方形材料放进正方形坑里……直到把坑全部填平(边讲解边演示)。
(3)幼儿操作。要求幼儿根据坑的形状、大小寻找相对应的材料。引导幼儿思考当长方形、圆形材料较少时,怎样做才能把坑填完。(分别用正方形和半圆形拼合而成)
4.游戏《捉迷藏》
(1)小兔出来啦,小朋友快藏起来!(众幼儿藏在椅子背后)
(2)小兔从家中出来,见到坑坑洼洼的小路铺平了,高兴地说:“是谁帮我把路铺平了?我去找找看。”
(3)找到小朋友后,小兔向大家表示感谢。请大家一起吃萝卜。
三、结束部分
幼儿品尝图形萝卜片,并说出萝卜片的名称。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用彩色纸、皱纸等材料把这条小路装饰成一条五彩路。
小班数学观摩活动反思
教幼儿辩认平面几何图形是小班数学教育中的难点。原因是几何图形的认识过程往往过于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这个活动中,我以游戏情节贯穿始终,使幼儿的情感得到了满足。首先,漂亮的房子、坑坑洼洼的小路以及主人公小兔的表演吸引了幼儿;其次,铺路的游戏又使幼儿体验到助人为乐的美好情感;最后,“捉迷藏”的游戏又使幼儿兴味盎然,把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从活动材料的准备来讲,我用地垫制成小路,并在上面挖出一些大小不一的几何图形作为坑,又以这些几何图形片作为铺路的材料。这样,既巩固了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又便于幼儿发现并改正错误。图形转换的内容选取了几种图形转换中较为简单的部分,以适合小班幼儿的理解水平。这一内容的练习是在完成“铺路”任务遇到困难时进行的,它不仅使幼儿再次明确了某些图形的转换关系,而且使他们在完成铺路任务之后获得成功感,提高自信心,这比单纯的练习具有更大的教育价值。
需改进的有我在讲解操作板时应该顾忌到每个孩子,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很直观的看见,看清楚,这一点我做的展示板有点小,更应该站在教室中间讲解。还有就是我为幼儿准备的操作板有点少,不是人手一份,内容图形有点少,在幼儿操作过程中,幼儿够不到及部分幼儿不能多次操作。在以后活动一定多注意这些,多思考,多尝试,多反思使没节活动都更完美,使自己能更上一层楼。
教师:王方娜
时间:2017年3月15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