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管理中的“四严四宽”

(2016-11-20 18:23:34)
标签:

青梅煮酒论领导

赵玉平

管理

企业

分类: 坐看云起

曾读过赵玉平先生的经典管理著作《青梅煮酒论领导》,其中有论及管理中的宽与严的篇章,非常经典、发人深思,其核心观点有四:

一、制严语宽

指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要严格、严谨,但领导在执行过程中的语言与态度要“宽”——和蔼、宽厚。这一点非常正确,但恰恰又是众多企业、尤其是新生企业难以做到的,因为新企业本身的制度就尚在建设之中、探索之中,故而很多情况的处理仍然依赖于领导者的个人评判。因此,在制度不“严”的情况下,也只能靠领导的“严”了——制度不严,则语无法宽。

二、先严后宽

这和我几年前写过的《管理中》讲的是一个道理,管理就是“由严入宽易,由宽入严难”。赵玉平先生的原文是:“人性有一个基本的特征就是:由坏入好易,由好入坏难。比如穷人富了比较容易承受,富人穷了却很难承受。管理也是一样,一开始严厉些,以后慢慢变得宽和了,正好比由穷入富,人人会称赞领导的仁德。如果相反,一开始宽厚,以后越来越严厉,正好比由富入穷,必然会导致人人怨恨。”这一点与在下的观点完全一致。

管理要先看下属的秉性和追求,自我要求高、有追求的人,可以始终宽松;自我无管理、混饭吃的人,必须始终严,严到他走人为止。

三、近严远宽

指的是在日常管理中对身边的人要严格,对隔层乃至更远的基层下属则保持宽厚。赵玉平先生的原文是:“身边的人日常接触很多,容易确立的是感情,不容易确立的是权威;而隔层的人日常和私人接触都很少,容易确立的是权威,不容易确立的是感情。”

我对这一观点的评价是四六开,四分正确、六分待榷。看人,看事,看业绩,看重要程度。

当前,在大多数企业中,恰恰是大量的中层管理者不够严格、不够到位,方才造成管理中的诸多问题,在这种情形下对身边的人要严,对不常接触的部属要宽

四、上严下宽

赵玉平先生的原文是:“对上等才智、责任重、位置高、有发展前途的下属要求严,对其他的下属宽。为什么呢?上等才智的人最有前途,最容易被塑造成栋梁,对他们的一分教导会产生十分的收获,而且他们本身往往已经身担要职,属于中流砥柱,容不得半点差池,另外他们能力强、水平高,要求严格了也能理解、能完成,还会感激领导的栽培,所以对他们的要求一定要严格、具体、明确。而对一般的下属,特别是那些没有什么发展前途、无足轻重的下属,则没有必要投入过多的关注。要求多了,他们不但做不到而且不理解,会闹出很多乱子的。这就和打理花园的时候,专门给小树剪枝而不必管旁边的小草是同一个道理。”

我对这一观点的评价也是四六开,四分正确、六分待榷,这个观点透出一种只重点培养有价值人才的狭隘感。我觉得一个真正合格、有良心的管理者,无论什么样的下属,在问题的发现和指正上都应该一视同仁。

 

我觉得任何一个有点脑子的人,也许当前对你的严格不理解,但当他回首和你在一起的日子时,他会感激你的严厉,会感激在你的严厉下取得的进步。

 

延伸阅读:《管理中的宽与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