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乞开杭州西湖状》今译

(2012-02-24 14:04:33)
标签:

西湖

治理

文言

白话

历史

文化

分类: 文化步履

 

乞开杭州西湖状》今译

李利忠

 

    按:“葑合平湖久芜,人经丰岁尚凋疏”。元祐四年(1089)七月,苏第二次来杭州,出任知州之职。其时西湖已半为葑田,雨水多时无法贮蓄;而干旱年月,则湖水涸。苏认为,保西湖就是保杭州。在上呈朝廷的《乞开杭州西湖状》中,他从历史、政治、利益、筹资方式、时机等角度论述了疏浚西湖的重要性与可行性该文不时为人引用,但似乎还不曾见谁将之译为白话文的,在下不揣浅陋,勉为其难,择要意译如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些许方便。

 

杭州拥有西湖,就如同人拥有眉毛眼睛,是不可以堙废的。唐穆宗长庆年间,白居易到杭州任刺史。在那时,西湖能灌溉农田千余顷。及至钱镠割据、建立吴越国,安排整治西湖的士兵千余人,日夜开挖疏浚。自本朝建立初期以来,略为荒疏不加治理,结果湖水干涸,杂草丛生,日渐有沼泽化的倾向。熙宁年间,臣到杭州任通判,当时西湖沼泽化的程度不过十分之二三。距臣这次来杭任知州,不过十六七年时间,不想西湖已经堙塞了大半。本地的父老乡亲都说这十年以来,湖水浅涸葑草横生,一如乌云遮蔽天空,顷刻便充满了整个西湖,再过二十年,就没有西湖了。假使杭州没有西湖,就如同人失去了眉毛眼睛,那还成其为人吗?

臣愚昧无知,私自以为西湖不可堙废的理由有五点:先帝真宗天禧年间,时为杭州通判的已故宰相王钦若,曾经上奏朝廷以西湖为放生池,禁止捕猎鱼鸟,为君主祈福。从那以后,每年四月八日,杭州数万民众,聚集于西湖,所放生的数以百万计的各种鸟兽鱼虫,无不向着西北方跪拜敬祝君主万寿无疆。如果有一日西湖堙废,使得湖中的蛟龙鱼鳖,都成为干涸的车辙中垂死挣扎的鲫鱼。而臣在一旁坐观,则是何等居心啊。这是西湖不可堙废的理由之一。杭州作为一个州府,原先乃是由潮冲积淤沙而成的江海之地,地下水咸苦难饮,因此居民稀,市区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李泌到杭州任刺史,决定引西湖水入城,发动民众开凿了六口大井,此后居民因解决了深受其苦的饮水问题,这才赖其水土资源之利,市井日渐繁荣,城区人口日渐增长,西湖实为奠定这一切的基础如今湖窄水浅,六井日渐损毁,只怕再过二十年后,水涸葑腐,则尽成沼泽了,如此,全杭州城的百姓,又得再喝咸苦的地下水,那势必会四散而去,城市也就不复存在了。这是西湖不可堙废的理由之二。当年白居易在他所写的《西湖石记》中说:“开闸放水灌溉农田,湖水下降一寸,可灌溉农田十五顷;每十二个时辰,可灌溉农田五十顷,如果蓄存与泄放及时,则沿河千顷农田旱涝保收可免凶年饥岁。”如今湖水所灌溉的农田不及千顷,但毗邻下湖数十里的地方种植出产的茭菱稻谷等农作物,其所收获仍然无从计量。这是西湖不可的理由之三如果西湖深而广阔,则运河可以通过湖水加以补给。如果湖水不足,则势必以钱塘江潮加以补给。江潮所过,泥沙俱下,浑浊不堪,一石水五斗沙。用不了三个年头,就得调集士兵民工花费十余万个工对湮塞的河道加以疏浚,而运河流经杭州市区大约有十余里,届时官吏士兵四处骚扰,污泥浊水满目城中居民最大的祸患这是西湖不可堙废的理由之四。天下官营酿酒业的兴盛,没有哪里比得上杭州的,每年所征的赋税高二十余万缗(一缗千钱)。而酿酒所需之水,主要依靠西湖,如果西湖日渐浅狭,酿酒之水供不应求,则必然要劳动人力远取山泉,往来奔劳,一年下来所花费的人工当不下二十万个。这是西湖不可堙废的理由之五。

 

 

附:《乞开杭州西湖状》(节选)

 

  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唐长庆中,白居易为刺史。方是时,湖溉田千余顷。及钱氏有国,置撩湖兵士千人,日夜开浚自国初以来,稍废不治,水涸草生,渐成葑田。熙宁中,臣通判本州,则湖之葑合盖十二三耳。至今才十六七年之间,遂堙塞其半。父老皆言十年以来,水浅葑横,如云翳空,倏忽便满,更二十年,无西湖矣。使杭州而无西湖,如人去其眉目,岂复为人乎?

  臣愚无知,窃谓西湖有不可废者五。天禧中,故相王钦若,始奏以西湖为放生池,禁捕鱼鸟,为人主祈福。自是以来,每岁四月八日,郡人数万,会于湖上,所活羽毛鳞介以百万数,皆西北向稽首仰祝千万岁寿。若一旦堙塞,使蛟龙鱼鳖,同为涸辙之鲋。臣子坐观,亦何心哉!此西湖之不可废者一也。杭之为州,本江海故地,水泉咸苦,居民零落,自唐李泌始引湖水作六井,然后民足于水,井邑日富,百万生聚,待此而后食。今湖狭水浅,六井渐坏,若二十年之后,尽为葑田,则举城之人,复饮咸苦,其势必自耗散。此西湖之不可废者二也。白居易作《西湖石记》云:“放水溉田,每减一寸,可灌十五顷;每一伏时,可灌五十顷,若蓄泄及时,则濒河千顷,可无凶岁。”今虽不及千顷,而下湖数十里间,茭菱谷米,所获不赀。此西湖之不可废者,三也。西湖深阔,则运河可以取足于湖水。若湖水不足,则必取足于江潮,潮之所过,泥沙浑浊,一石五斗。不出三岁,辄调兵夫十余万功开浚,而河行市井中,盖十余里,吏卒搔扰,泥水狼,为居民莫大之患。此西湖之不可废者,四也。天下酒之盛,未有如杭者也,岁课二十余万缗。而水泉之用,仰给于湖,若湖渐浅狭,水不应沟,则当劳人远取山泉,岁不下二十万功。此西湖之不可废者,五也。 ·苏轼《苏东坡全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