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对A股影响(附股)
(2011-03-13 19:20:19)
标签:
股票 |
地震影响股之一:半导体概念股一览
8.8大地震将导致世界性半导体短缺,引发半导体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电子产品涨价。据悉,占世界半导体生产20%,微型芯片产值达633亿美元。根据贸易振兴委员会发布投资信息显示,距离震中较近的岩手县聚集着许多大型半导体制造厂家,其中包括东芝电子半导体生产厂、富士通半导体厂及摩托罗拉在的半导体工厂等。有业内人士表示,大地震影响最严重的是岩手县和宫城县,这两个地区是东芝的大本营。东芝的NAND工厂和CMOS传感器工厂都位于此(CMOS传感器本来就供应紧张),而东芝又是NAND第二大厂家,因此这次地震足以带动半导体芯片价格暴涨,特别是内存芯片。据NHK报道,青森县、秋田县和岩手县目前已经完全断电,东芝及富士通工厂无疑已经停产。相关个股:长电科技(600584)、太极实业(600667)、 华微电子(600360)、东光微电(002504)、 康强电子(002119)。
地震影响股之二:丁酮(甲乙酮)概念股一览
全球甲乙酮生产厂商家数较少,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一般为大型精细化工公司。国外排名前十位甲乙酮生产企业合计产能占世界总产能的60以上%。据悉,位于千叶县的全球丁酮产量第一的丸善石油化学(17万吨/年)、以及年产4万吨丁酮出光兴产石油化工公司都受到了影响。而全球第五大的生产企业东燃化学则位于千叶县不远的川崎。丸善石油化学的网站已经发布公告称,邻近的某千叶制油石油公司有火灾发生,公司也受到牵连,将暂停设备运转。相关个股齐翔腾达(002408)和天利高新(600339)等。
地震影响股之三:碳纤维概念股一览
世界碳纤维的生产主要集中在、英国、美国、法国、韩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和我国的台湾省,主要生产商为的东丽、东邦人造丝、三菱人造丝三大集团和美国的卓尔泰克、阿克苏、阿尔迪拉和德国的SGL公司等。的三家企业就占据了世界78%左右的产量。
资料显示,三家企业碳纤维生产厂大多位于离震中稍远的大竹、爱媛县以及广岛附近(图中红圈),预计影响较半导体、丁酮等产业稍小,虽然地震对碳纤维行业具体影响不知,但对于A股市场仍是一个短期炒作概念。碳纤维相关股:中钢吉炭(000928) 、博云新材(002297) 、金发科技(600143)等。
地震影响股之四:能源、钢铁、水泥等灾后基建或受益
由于灾后重建工程巨大,对能源、钢铁、水泥的需求将大幅上升,因此这三类板块受益灾后重建的程度最大。
地震影响股之五:急救用药
急救用药。二级市场上生产抗生素的上市公司较多,华北制药(600812)、东北制药(00597) 、鲁抗医药(600789)是抗生素类上市公司的龙头企业。
地震影响股之六:地震防震活动板房
地震过后,很多房屋倒塌,那么,肯定会需要很多帐篷、活动板房。相关公司包括:雅致股份(002134) ,梅花山(002174),兔宝宝(002043)。
记者昨日了解到,巴菲特在中国投资设立的IMC国际金属切削有限公司,近期开始大量招聘技术工程师。与此同时,巴菲特本人将于3月21日飞赴韩国,出席旗下企业特固克的开工典礼,并向企业增资1000亿韩元。22日,他还将飞赴,出席其控股的泰珂洛新厂开工仪式。不管是大连公司,还是公司、韩国公司,其主营业务都涉及精密制造业。
随着航空、海洋工程、机械等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受到各国政府重视,未来精密制造业也将迎来黄金期。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装备制造业总产值达14万亿元,约合20167亿美元,略高于美国,远超,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一。我国大规模的装备制造产业都需要精密制造业作为产业基础。而作为机床业的附属产业,精密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机床业的支持。
中国机械联合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数控金属切削机床增长突出,产量同比增长66.71%,增速比上年提高67.17个百分点。而在过去10年里,我国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也只有31.93%。2010年的增长数据意味着数控金属切削机床的发展已经步入新阶段。
记得上周末巴菲特布局通用航空,斥资67亿美元购买120架庞巴迪飞机,成为有史以来私人购买飞机的最大一单。之所以如此不惜血本,是因为巴菲特强烈看好未来10年通用航空领域的前景,所以抢先占领市场。另据报道,巴菲特的下一个收购目标中,就包括当今世界商务飞机的领头羊――美国湾流公司,上周000099中信海直走势不俗,周涨幅20%。
所以巴菲特此举应引起A股投资者高度关注。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产业前景广阔。 东山精密、长盈精密、劲胜股份、胜利精密、立讯精密、博深工具、华东数控,下周有望诞生黑马。
重点个股:002248华东数控
公司是目前国内同时具有先进的龙门磨床和龙门铣床的设计和生产能力的少数企业之一。公司成功研制出国内第一台、世界第二台的博格式轨道板专用数控磨床,打破制造业强国德国在这一领域长期垄断局面,拥有大规模、超重型机床产品生产能力,拥有生产龙门动柱式铣床核心技术双电机消隙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公司是国内同时具有先进龙门磨床和龙门铣床的设计和生产能力少数企业之一,已在数字控制器和编码器方面获得技术突破,开发HD-500五轴联动数控系统技术和高精密磁电式编码器技术分别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领先水平,在主轴关键功能部分方面掌握动静压结合主轴支撑技术,制造动静压主轴具备高精度、高刚度、长寿命、高承载力等优异特性、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公司产品已经销往国内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国家地区、东北和中西部重工业集中地区等以及美国、德国、巴西、台湾、印度等10余个海外国家和地区,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铁路、汽车、通用机械制造、航天航空、军工、钢铁、冶金等多个行业。公司则与德国希斯庄明合资成立华东重工,从事金属切削机床和大型精密机械零部件的加工,成为最大的亮点。
资本市场上,投资者对于新材料的热情一直未曾熄灭。无论是2010年锂电池概念起舞的成飞集成、还是近期高调炒作的石墨烯概念股中国宝安,新材料给市场带来的故事都伴随着相关个股的飙涨。那么,在石墨烯火焰渐暗后,“ 超细纤维”点燃新的“焰火”,至于能付走出弘业股份的强势上攻形态,今天我给大家重点后相信大家就会心中有数。
说起合成革,大多数人都不会陌生,其广泛应用于衣服、鞋子、家具、装饰及汽车内饰等领域,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事物。而超细纤维合成革是人造革合成革行业的高端产品,有着良好的环保优势和物理化学性能,接近天然皮革但价格更低,未来超纤对天然皮革的替代增速将加快。
超纤合成革又被称为“超真皮”,强度、耐寒度、耐磨度、真皮感都很好,且最接近真皮,部分指标甚至优于真皮。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升级的逐步深化,动物皮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超纤将直接替代动物皮进入各种领域,需求量会越来越大。
历史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超细纤维的消费量正在逐年提高。2009年我国超细纤维的消费量约0.706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1.6%。根据行业协会统计,去年国内超细纤维需求量约1.07亿平方米,市场缺口3500万平方米,2012年市场需求将达到2亿平方米。
从消费结构来看,超细纤维的下游需求较为广泛,鞋革、家具革和装饰革是主要应用领域,预计今年鞋革、家具革和装饰革对于超细纤维的需求量将分别达到4100万平方米、2100万平方米和9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5%、16%和22%。
事实上,随着消费的不断增长,我国对于超纤的进口量也在快速增长,从2005年的10%提高到2008年的18.9%,2009年超细纤维的进口依存度直接飙升至41.6%。由于国内对于这种高端合成革的需求与日俱增,近两年来众多公司也在不断研发和生产,但 因为该类产品技术含量高、生产工艺复杂,国内仅有为数不多的几家龙头企业在生产。按目前的产量增长情况来看,即使龙头企业不断扩产,供不应求的情况仍无法缓解。
研究发现,2010年我国超细纤维生产企业都没有新增产能,预计国内超纤产量不会大幅上升,依据历史上每年600万平方米的年增长速度来计算,2010年的生产量预计为4000万平方米左右,相对于1亿平方米的需求量,国内生产量仍然保持供不应求的局面。最近两年由于相关龙头企业在不断扩产,预计新增产能约为2000万平方米,但是相对于1.2亿平方米的消费需要,产能仍供不应求。 因此2011年~2012年超细纤维行业整体上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
国内对于超纤的生产研发也是近两年才开始的。 而 在A股市场中,仅有双象股份、华峰超纤、禾欣股份三家公司涉足该领域,一旦市场逐渐认可了该领域的成长性,这三家公司的投资机会将完全展现。在这三家公司中,双象股份优势在于基础低,上市后增长明显,产能集中释放将为公司带来良好前景;禾欣股份在细分领域,特别是汽车内饰领域的应用前景最好;规模优势最为明显的企业则属华峰超纤。
个股分析:002395双象股份
公司今年产能将进入释放期,公司IPO募投项目总共为600万平方米聚氨酯超细旦短纤维,其中一期300万平方米2010年底已经投产,第二条300万平方米预计2011年8月投入生产,公司2011年、2012年超细纤维的生产量约为20万平方米、345万平方米和570万平方米。乔丹、匹克等企业试用过样品后,认为其产品符合高档运动鞋的选材标准。双象股份生产出的产品各项性能指标达到高端超细纤维的性能,但价格却是同类高端超纤产品的70%,预计平均价格在70元/平方米,毛利率预计在35%~40%,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有望实现“进口替代”。 预计双象股份2011年、2012年每股收益将达到1.16元、1.64元,近四年公司净利润复合增长率约50%。
8.8大地震将导致世界性半导体短缺,引发半导体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电子产品涨价。据悉,占世界半导体生产20%,微型芯片产值达633亿美元。根据贸易振兴委员会发布投资信息显示,距离震中较近的岩手县聚集着许多大型半导体制造厂家,其中包括东芝电子半导体生产厂、富士通半导体厂及摩托罗拉在的半导体工厂等。有业内人士表示,大地震影响最严重的是岩手县和宫城县,这两个地区是东芝的大本营。东芝的NAND工厂和CMOS传感器工厂都位于此(CMOS传感器本来就供应紧张),而东芝又是NAND第二大厂家,因此这次地震足以带动半导体芯片价格暴涨,特别是内存芯片。据NHK报道,青森县、秋田县和岩手县目前已经完全断电,东芝及富士通工厂无疑已经停产。相关个股:长电科技(600584)、太极实业(600667)、 华微电子(600360)、东光微电(002504)、 康强电子(002119)。
地震影响股之二:丁酮(甲乙酮)概念股一览
全球甲乙酮生产厂商家数较少,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一般为大型精细化工公司。国外排名前十位甲乙酮生产企业合计产能占世界总产能的60以上%。据悉,位于千叶县的全球丁酮产量第一的丸善石油化学(17万吨/年)、以及年产4万吨丁酮出光兴产石油化工公司都受到了影响。而全球第五大的生产企业东燃化学则位于千叶县不远的川崎。丸善石油化学的网站已经发布公告称,邻近的某千叶制油石油公司有火灾发生,公司也受到牵连,将暂停设备运转。相关个股齐翔腾达(002408)和天利高新(600339)等。
地震影响股之三:碳纤维概念股一览
世界碳纤维的生产主要集中在、英国、美国、法国、韩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和我国的台湾省,主要生产商为的东丽、东邦人造丝、三菱人造丝三大集团和美国的卓尔泰克、阿克苏、阿尔迪拉和德国的SGL公司等。的三家企业就占据了世界78%左右的产量。
资料显示,三家企业碳纤维生产厂大多位于离震中稍远的大竹、爱媛县以及广岛附近(图中红圈),预计影响较半导体、丁酮等产业稍小,虽然地震对碳纤维行业具体影响不知,但对于A股市场仍是一个短期炒作概念。碳纤维相关股:中钢吉炭(000928) 、博云新材(002297) 、金发科技(600143)等。
地震影响股之四:能源、钢铁、水泥等灾后基建或受益
由于灾后重建工程巨大,对能源、钢铁、水泥的需求将大幅上升,因此这三类板块受益灾后重建的程度最大。
地震影响股之五:急救用药
急救用药。二级市场上生产抗生素的上市公司较多,华北制药(600812)、东北制药(00597) 、鲁抗医药(600789)是抗生素类上市公司的龙头企业。
地震影响股之六:地震防震活动板房
地震过后,很多房屋倒塌,那么,肯定会需要很多帐篷、活动板房。相关公司包括:雅致股份(002134) ,梅花山(002174),兔宝宝(002043)。
记者昨日了解到,巴菲特在中国投资设立的IMC国际金属切削有限公司,近期开始大量招聘技术工程师。与此同时,巴菲特本人将于3月21日飞赴韩国,出席旗下企业特固克的开工典礼,并向企业增资1000亿韩元。22日,他还将飞赴,出席其控股的泰珂洛新厂开工仪式。不管是大连公司,还是公司、韩国公司,其主营业务都涉及精密制造业。
随着航空、海洋工程、机械等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受到各国政府重视,未来精密制造业也将迎来黄金期。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装备制造业总产值达14万亿元,约合20167亿美元,略高于美国,远超,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一。我国大规模的装备制造产业都需要精密制造业作为产业基础。而作为机床业的附属产业,精密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机床业的支持。
中国机械联合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数控金属切削机床增长突出,产量同比增长66.71%,增速比上年提高67.17个百分点。而在过去10年里,我国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也只有31.93%。2010年的增长数据意味着数控金属切削机床的发展已经步入新阶段。
记得上周末巴菲特布局通用航空,斥资67亿美元购买120架庞巴迪飞机,成为有史以来私人购买飞机的最大一单。之所以如此不惜血本,是因为巴菲特强烈看好未来10年通用航空领域的前景,所以抢先占领市场。另据报道,巴菲特的下一个收购目标中,就包括当今世界商务飞机的领头羊――美国湾流公司,上周000099中信海直走势不俗,周涨幅20%。
所以巴菲特此举应引起A股投资者高度关注。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产业前景广阔。 东山精密、长盈精密、劲胜股份、胜利精密、立讯精密、博深工具、华东数控,下周有望诞生黑马。
重点个股:002248华东数控
公司是目前国内同时具有先进的龙门磨床和龙门铣床的设计和生产能力的少数企业之一。公司成功研制出国内第一台、世界第二台的博格式轨道板专用数控磨床,打破制造业强国德国在这一领域长期垄断局面,拥有大规模、超重型机床产品生产能力,拥有生产龙门动柱式铣床核心技术双电机消隙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公司是国内同时具有先进龙门磨床和龙门铣床的设计和生产能力少数企业之一,已在数字控制器和编码器方面获得技术突破,开发HD-500五轴联动数控系统技术和高精密磁电式编码器技术分别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领先水平,在主轴关键功能部分方面掌握动静压结合主轴支撑技术,制造动静压主轴具备高精度、高刚度、长寿命、高承载力等优异特性、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公司产品已经销往国内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国家地区、东北和中西部重工业集中地区等以及美国、德国、巴西、台湾、印度等10余个海外国家和地区,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铁路、汽车、通用机械制造、航天航空、军工、钢铁、冶金等多个行业。公司则与德国希斯庄明合资成立华东重工,从事金属切削机床和大型精密机械零部件的加工,成为最大的亮点。
资本市场上,投资者对于新材料的热情一直未曾熄灭。无论是2010年锂电池概念起舞的成飞集成、还是近期高调炒作的石墨烯概念股中国宝安,新材料给市场带来的故事都伴随着相关个股的飙涨。那么,在石墨烯火焰渐暗后,“ 超细纤维”点燃新的“焰火”,至于能付走出弘业股份的强势上攻形态,今天我给大家重点后相信大家就会心中有数。
说起合成革,大多数人都不会陌生,其广泛应用于衣服、鞋子、家具、装饰及汽车内饰等领域,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事物。而超细纤维合成革是人造革合成革行业的高端产品,有着良好的环保优势和物理化学性能,接近天然皮革但价格更低,未来超纤对天然皮革的替代增速将加快。
超纤合成革又被称为“超真皮”,强度、耐寒度、耐磨度、真皮感都很好,且最接近真皮,部分指标甚至优于真皮。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升级的逐步深化,动物皮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超纤将直接替代动物皮进入各种领域,需求量会越来越大。
历史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超细纤维的消费量正在逐年提高。2009年我国超细纤维的消费量约0.706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1.6%。根据行业协会统计,去年国内超细纤维需求量约1.07亿平方米,市场缺口3500万平方米,2012年市场需求将达到2亿平方米。
从消费结构来看,超细纤维的下游需求较为广泛,鞋革、家具革和装饰革是主要应用领域,预计今年鞋革、家具革和装饰革对于超细纤维的需求量将分别达到4100万平方米、2100万平方米和9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5%、16%和22%。
事实上,随着消费的不断增长,我国对于超纤的进口量也在快速增长,从2005年的10%提高到2008年的18.9%,2009年超细纤维的进口依存度直接飙升至41.6%。由于国内对于这种高端合成革的需求与日俱增,近两年来众多公司也在不断研发和生产,但 因为该类产品技术含量高、生产工艺复杂,国内仅有为数不多的几家龙头企业在生产。按目前的产量增长情况来看,即使龙头企业不断扩产,供不应求的情况仍无法缓解。
研究发现,2010年我国超细纤维生产企业都没有新增产能,预计国内超纤产量不会大幅上升,依据历史上每年600万平方米的年增长速度来计算,2010年的生产量预计为4000万平方米左右,相对于1亿平方米的需求量,国内生产量仍然保持供不应求的局面。最近两年由于相关龙头企业在不断扩产,预计新增产能约为2000万平方米,但是相对于1.2亿平方米的消费需要,产能仍供不应求。 因此2011年~2012年超细纤维行业整体上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
国内对于超纤的生产研发也是近两年才开始的。 而 在A股市场中,仅有双象股份、华峰超纤、禾欣股份三家公司涉足该领域,一旦市场逐渐认可了该领域的成长性,这三家公司的投资机会将完全展现。在这三家公司中,双象股份优势在于基础低,上市后增长明显,产能集中释放将为公司带来良好前景;禾欣股份在细分领域,特别是汽车内饰领域的应用前景最好;规模优势最为明显的企业则属华峰超纤。
个股分析:002395双象股份
公司今年产能将进入释放期,公司IPO募投项目总共为600万平方米聚氨酯超细旦短纤维,其中一期300万平方米2010年底已经投产,第二条300万平方米预计2011年8月投入生产,公司2011年、2012年超细纤维的生产量约为20万平方米、345万平方米和570万平方米。乔丹、匹克等企业试用过样品后,认为其产品符合高档运动鞋的选材标准。双象股份生产出的产品各项性能指标达到高端超细纤维的性能,但价格却是同类高端超纤产品的70%,预计平均价格在70元/平方米,毛利率预计在35%~40%,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有望实现“进口替代”。 预计双象股份2011年、2012年每股收益将达到1.16元、1.64元,近四年公司净利润复合增长率约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