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余东海
余东海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51,966
  • 关注人气:6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真体内充,大用外腓----体用学发微(三、四、五、六)

(2008-03-13 18:42:20)
标签:

文化

 三、超越时空

儒学正是关于本体本性、道德良知的学说。

 

一些人士认为,儒学是农业文明的产物,不可能为工业化和今天的科技文明与经济全球化提供有价值的东西。这是一种狭隘、肤浅、僵化的认识。

 

儒家道德学说王道政治大同理想的优秀,儒家的超前,正如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所述:“儒家没有什么教条给人;有之,便是教人反省自身一条而已。除了信赖人自己的理性;不再信赖其他。这是何等精神!人类便再进步一万年,恐怕不得超过罢!”

 

正如我在《基督不是自由的妈!------兼论儒家文化的早熟和先进》中所指出:两千六百多年来,“孔子之言满天地,孔子之道未尝行”(李觏《潜书》。此言过于绝对。历代王朝阳儒内法,毕竟有相当的儒的成份,历史上的儒家一定程度上也是儒家现实主义的表现,兹不详论),原因在于儒家文化太文明,太优秀,太早熟,太先进。

 

有学者说得好:“就民族性而言,儒学不仅是农业文明的产物,也是华夏族群的精神形态,是中国乃至东亚社会文化的结晶,蕴含了东亚各民族的民族性格、终极信念、生活准则、生存智慧、处世方略。作为族群的意识与心理,它在今天仍是活着的。

 

就时代性和空间性而言,一切地域、族类之前现代文明,当然包括曾经是灿烂辉煌的中国农业文明中的许多因素,尤其是精神因素,不可能不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与意义。”

 

不仅此也,老枭以为,儒家学说在大根大本上是超越时空的,不仅超前而已,不仅某些因素具有超越性而已,因为道德良知是超越时空的。

 

良知生生不息新新不已,永无磨灭之期。它是万类之体,万法之宗,宇宙之大生命,也是人类追求建设良制和一切美好理想的最根本动力。良知超越而又落实于事事物物和伦常日用之中。立己立人,成已成物,一切格致正诚、修齐治平的盛德大业,裁成天地、辅相万物的大愿美景,无不发端于此,无不是良知的贯彻体现。

 

因为良知的存在,文明战胜野蛮、智慧战胜愚昧、光明战胜黑暗、真善美战胜假恶丑才成为最终之必然。因为良知的存在,无论道德如何崩溃,制度如何落后,都可以重建,无论现实如何丑陋,理想如何失落,都可以重塑;无论生命怎样普遍堕落,都有“还丹九转上升时”,无论社会历经多少艰难险阻挫折黑暗,都必将走上民主自由和太平大同的光明大道!

 

四、不一不二

儒释道三家均对体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尤以儒家和儒家最尊崇的经典易经对体用的认识最为圆正。东海之道所坚持的体用不一不二的原则,正是易经与儒家的思维模式:

 

“乾乾不息者体;日往月来寒往暑来者用。有体则有用,有用则有体,不可分前后说。”(《朱子語類》)“散之在理,则有万殊,统之在道,则无二致。”(《易序》);“盖至诚无息者,道之体也,万殊之所以一本也。万物各得其所者,道之用也,一本之所以万殊也。”(《论语集注》卷二

 

体是一统,用是万殊。万殊故不一,体用有分别。一统故不二:体不离用,用不离体,体必有用,用必有体,离体无用,离用无体。

 

对“体用不二论”的阐发《大学》、《中庸》,皆已提纲揳领。熊十力师高探深索、最为高明。关于“体”,他在《新唯识论》中开宗明义:“今造此论,为欲悟究玄学者,今知实体非是离自心外在境界及非知识所行境界,唯是反求实证相应故。”“哲学家谈本体者,大抵把本体当做是离我的心而外在的物事,因凭理智作用,向外界去寻求。由此之故,哲学家各用思考去构画一种境界,而建立为本体,纷纷不一其说。……此其谬误,实由不务反识本心。易言之,即不了万物本原与吾人真性,本非有二。”

 

 “体用不二”是熊十力思想体系中最基本的观念,他强调:“本体现象不二,道器不二,天人不二,心物不二,理欲不二,动静不二,知行不二,德慧知识不二,成己成物不二”,总言之就是“体用不二”。

 

雪峰说:乾坤草《体用之辩,兼回东海》中“透露了宇宙一个大奥秘——离用体无可得。” 雪峰有所不知,这个“用不离体”之“宇宙大奥秘”,在儒学界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熊师早已深刻地指出:

 

“实体是完完全全的变成万有不齐的大用,即大用流行之外,无有实体。譬如大海水全成为众沤,即众沤之外无大海水。体用不二亦犹是。夫实体浑然无象,而其成为用也,即繁然万殊。”“夫体之为名,待用而彰,无用即体不立,无体即用不成。体者,一真绝待之称;用者,万变无穷之目。”

 

借用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关于“雄浑”的描绘来形容儒家的本体及其大用,真是最恰当不过了: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反虚入浑,积健为雄。

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匪强,来之无穷。

 

五、道家略偏

有人说,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章二五),这岂不是说本体有“独立”的特征吗?

 

问得好。可从两个层面释疑。

 

首先,“独立而不改”的独不是独于万物之外而是唯一、特殊、無依之意,而这正是本体不同于现象界具体万物的地方。体用不二而又有异,由本体变显的事物却是不断迁流的,但本体本身是永恒。道家的“道”虽不无“独立”倾向,但原则上不违体用不二之义,并不真的象陈复们理解的那样绝对的独立于万物之外。

 

道家认为,道生成天地万物的过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章四二)。道在生成万物之后,又作为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而蕴含于天地万物自身之中。道是普遍存在,无间不入,无所不包,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的,这说明道与物并不相外。

 

其次,道家的“道”(即本体)以太虚为神与气所自来,“无中生有”,与儒家相比,对本体的理解沦虚滞无,偏离了大道之圆正。道家以弱为用,“不敢为天下先”,吾儒“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先天而天弗违”,两相对比,高下可判。

 

曾有小道氏问我:儒道两家都崇奉易经,所以两家表现有所不同,实质完全一致。你说道虚佛寂,说明你对道家之道了解不够,只知道家无为而不知道家无不为、一点也不虚。强分两家高下,殊是无谓。我告诉他:

 

孔子赞“易”,《周易》首乾,乾以阳刚为性,富有刚健中正诸德,所以孔子法乾,取义于阳刚,强调天行健、自强不息;老子宗羲皇,黄帝归藏易首坤,坤以阴柔为性,所以老子法坤,取义于阴柔,强调厚德载物。

 

《易》集中和、变化、阳刚、阴柔诸美,儒家侧重阳刚,以“无不为”为主,道家侧重阴柔,以“无为”为主。但独阳不生,孤阴不长,孔子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反对纯刚而不能柔和,故儒家阳中有阴;而坤卦是“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的,故道家阴中有阳。

 

尽管到了极处,两家皆归中和,都是“无为而无不为”的,但乾坤之德各有适应之机、两家之道适用之时,因其有同而忽其相异或因其有异而忽其不同,都是不对的。对于人生社会各种问题特别是政治问题,无疑当以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天行健”“无不为”的乾德为主。

 

六、不许“独在”

本体不虚不实。不虚,是说本体是一种真实的存在,不实,是说它并非一个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实在物体。

 

乾坤草网友在《体用之辩,兼回东海》中写道:“整天说什么本体,好像有个本体可得,高高在上”。乾坤草或许“只是针对流弊泛泛而谈”,但其文是“回东海”,文中没说明,读者必以为那是“东海思想”。其实“好像有个本体可得,高高在上”,正是我所反对的。我早在《本体初论》中明确指出:

 

“中华文化各家对本体的认知虽有程度深浅境界高低之不同,但不同中有相同点和相通处。道家的道相对虚静些,佛家的道相对空寂些,儒家的道相对“生动活泼”些。但作为形上之道都是“空虚”的,并非真有一个“实”体“活”物在什么地方“活动”着。基督教的本体则比较“实在”,真有一个叫上帝的人格神在天堂“活动”着。《圣经》云:"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在希伯来文中,道既是语言,也是上帝,又指世界的本体,上帝与道都居于本体的地位。”

 

台湾心学家陈复则以为“宇宙本体就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的”。针对“没有离开物而独立存在的绝对的心,也没有离开心而独立存在的绝对的物”这句枭言,陈复在《东海思想评论》中批道:“如真没有,那就不会有宇宙本体了,宇宙本体就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的「心」”云云。我严肃回批:

 

陈复此言不仅把本体界与现象界混淆在一起,而且是相当典型的天人分离、体用割裂。他显然是象西方哲学那样把本体作为离吾心之外在境界了,实质上已违悖了中华文化特别是儒家的根本。何以故?

 

首先,宇宙本体内部含有心物两性,由相反两性之推动而起变化,才有天地万物。“没有离开物而独立存在的绝对的心,也没有离开心而独立存在的绝对的物”说的是现象界,包括人类在内的宇宙万物难道不是如此吗?(意识心也离不开人体)。

 

懂不懂“理一分殊”的道理?宇宙本体是理一,宇宙万物是分殊。体不离用,用不离体,形上形下,打成一片。分殊不碍理一,怎么会“如真没有,那就不会有宇宙本体了”?理一深入分殊,本体怎么会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的”?

 

其次、宇宙本体作为本心,统摄心物,绝不是“离开物而独立存在的绝对的心”。离开众生心无本心可言,故本心不“独立存在”,离开物也无心可言,更无本心可言,故本体不“绝对”。

 

王阳明以良知解说本体。尽管其本体体有所偏,用有所“狭”,但他也是持体用不二之说的。他说:“君子之于学也,因用以求其体。” 《传习录》“薛综录”载有阳明之言曰:“即体而言,用在体;即用而言,体在用,是谓体用一源”。可见其良知也是本体与作用的统一,所谓致良知,致是工夫,将本心推扩于事事物物(此言不错而有偏。将本心推扩于事事物物与从事事物物中去彰明本心,各有侧重,不宜偏废。仅言其一,便易出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